品牌,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是產業結構升級和消費結構升級的重要方向,承載著人民群眾、千家萬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隨著各行業各領域深入開展品牌創建行動,品牌建設正在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成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生動實踐。今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講述品牌建設的新觀點、新實踐。
尹同躍代表:為中國制造、中國創造、中國品牌增光添彩
2014中國十大品牌年度人物、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表示,從世界汽車大國變成世界汽車強國,光靠銷量和規模是不夠的,要在世界范圍內有自己的、讓別人認可的中國世界品牌。
尹同躍表示,20多年前,汽車市場基本上都由外資或合資品牌壟斷,行業當時有句流行的話,叫“中國人敢自主干轎車,那是天方夜譚”。多年以來,奇瑞和其他車企包括合資品牌一起,共同撐起了中國制造的脊梁,共同把中國打造成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2023年,中國汽車產銷量雙雙突破3000萬輛,出口大約500萬輛。尹同躍建議,要成為汽車強國,我們要把關鍵的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應該把民族汽車品牌搞上去。
下個十年,我們不僅追求銷量和規模的全球第一,更要在技術創新能力、品質口碑、社會責任方面爭取做到全球領先。尹同躍強調,在做好產品、做好服務的基礎上,中國企業特別是汽車企業應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大品牌建設投入、打造極致的產品,為中國制造、中國創造、中國品牌增光添彩。為全球用戶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方式提供中國智慧,為全球用戶提供喜歡的中國產品,選擇中國產品,選擇現代中國車。
姚勁波代表:發揮數字經濟優勢促進“上門經濟”品牌化發展
近年來,通過互聯網匹配供需、勞動者上門服務,以數字化手段提升全鏈條效率的“上門經濟”,不斷釋放活力,成為擴大消費的“新引擎”和吸納就業的“新渠道”。“上門經濟”主要指服務交付在“家門內”的社區家庭服務,如保潔代廚、保姆照護、上門維修、清洗保養等。
為進一步發揮數字經濟優勢,促進“上門經濟”發展,2013中國十大品牌年度人物、全國人大代表、58同城董事長兼CEO姚勁波提出以下兩點建議:第一,將上門維修服務納入社區家庭服務業稅費優惠政策支持范圍,2019年,財政部、稅務總局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養老、托育、家政等社區家庭服務業稅費優惠政策的公告》,養老、托育、家政等社區家庭服務享受免征增值稅的支持政策。第二,推動“上門經濟”品牌化發展,加大對好品牌、好服務的宣傳力度,樹立優秀典型,讓好的品牌、好的服務廣為人知、深入人心。
提升行業數字化水平,扶持一批行業內的龍頭企業,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和應用,提升從供給到需求的全鏈條效率。支持企業開展勞動者培訓,提高勞動者職業技能,也從源頭上提升服務品質和安全。鼓勵協會和龍頭企業主導或參與制修訂能夠得到廣泛認可和普遍應用的行業標準。
夏華代表:聚焦民族手工藝發展產業,打造國際影響力中國品牌
2011中國十大品牌年度人物、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表示,盡管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但民族手工藝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面臨著文化認同、產品缺乏設計性、宣傳推廣不足等諸多困難。今年全國兩會,夏華建議推動民族手工藝走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一是政府搭建平臺鼓勵民族手工藝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通過各種形式的展覽和活動,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中國的民族手工藝,增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從而推動民族手工藝走向世界。今年正逢中法文化年,希望在系列活動中給予中國民族手工藝品牌更多展示民族文化的機會等。希望責任部門為企業搭建參加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平臺,讓民族手工藝成為民族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內容,在重大訪問活動、外事活動中,展示中國璀璨的民族手工技藝,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傳遞中國手工藝文化、展現東方之美。
二是出臺政策鼓勵民族手工藝品牌與國際品牌的合作。由于國際市場對于中國民族手工藝的了解不足,很多民族手工藝品在國際市場上并未受到足夠的重視和認可,導致銷售困難。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資金、資源對接等方面大力支持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時裝周、國際展會等,為民族手工藝品牌與國際品牌的合作提供更多的機會和平臺,推動中國品牌走向世界,實現更加輝煌的發展。
三是支持民族品牌發展,鼓勵企業積極參與文化走出去。加強對民族手工藝的保護和傳承工作,建立健全的保護機制和政策,加大對民族手工藝傳承人的培訓和支持力度,確保這些傳統技藝得以傳承和發展;在政策、資金、發展環境上給予民族品牌更多的機會和便利,促進民族品牌快速成長發展;在責任部門的推動下打造一批國家級文化走出去標桿案例。
四是建議每年進博會期間,責任部門增加民族手工藝品牌參與展示,推動民族手工藝品牌與國際品牌相互間的合作,讓國際參展者對中國手工藝有更多的認識,推動廣泛的合作。
五是建議有關宣傳和對外交流部門加大對民族手工藝走出去的宣傳。在推動民族手工藝走向世界的過程中,宣傳和推廣工作至關重要。通過媒體平臺、展會、活動等多種渠道宣傳推廣民族手工藝文化,讓民族手工藝在世界舞臺上展現出更加燦爛的光彩。
張學武代表:培育中式零食的全球消費者領導品牌
當下,中國消費深度轉型:升級、細分,國產平替興起,具有中國特色的量販零食渠道應運而生,因縮短產業與渠道的距離,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加豐富供給的高性價比產品,深受群眾喜愛。
全國人大代表、鹽津鋪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學武表示,支持中式零食高質量發展,培育全球消費者領導品牌。張學武建議,依托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政策,出臺相關產業規范,支持量販零食等本土新渠道完成行業整合,支持零食很忙、趙一鳴等龍頭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推進行業實現規模經濟、范圍經濟,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關于產品創新和供應鏈建設等方面,如何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張學武還建議成立中式零食研究院,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一體的品類研究創新體系,抓住全球新一輪供給側經濟周期與需求側人口規模的變革的歷史性機遇,開展中式零食品類研究,并支持中式零食頭部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實現全產業鏈布局。
“依靠科技的內驅力和創新的親和力,讓中式零食邁向更廣闊的市場,搶占全球消費者的味蕾。”張學武說,希望“世界胃享受中國味”。
戴立忠代表:加快國際化發展步伐培育生命科技產業的世界級中國品牌
“生命科技產業將成為我國在新的世界競爭格局中實現科技創新和生產力跨越發展、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機遇。”全國人大代表、圣湘生物董事長戴立忠建議,完善一流企業培育名單,助力培育生命科技產業的世界級中國品牌。他呼吁要把握我國經濟穩定向好的逆周期黃金窗口期,抓住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契機,加大對有條件的民營上市企業開展海外并購支持力度,特別是兼并國外知名品牌,吸納全球頂級人才資源與團隊,促進企業強鏈補鏈,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加快國際化發展步伐。
戴立忠表示,中國生命科技產業產品質量好、技術含量高、兼容性強,但認證標準還未與國際接軌,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國企業的國際化步伐。對此,他建議:培育一批世界一流企業,促進企業強鏈補鏈,加快國際化發展步伐,推動國內有潛力的生命科技企業對標國際一流,從底層技術、創新能力、平臺建設方面加強自身發展;加大衛生對外援助力度,助力國內優質生命科技企業出海,輸出中國醫療衛生方案;實現中國標準與國際接軌,各國互認,推動各國共建國家級創新平臺,開展行業共性關鍵技術協同攻關。
除了關注生命科技產業發展,在與老百姓健康直接相關的呼吸道疾病防治、生殖健康、“互聯網+醫療”等領域,戴立忠也提出了以新質生產力全面賦能醫療產業、普及呼吸道疾病的預防與監測、推進不孕不育預防與診治覆蓋等多項建議,為老百姓的健康建言獻策。
徐建興代表:以品牌建設引領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三胖蛋(內蒙古)食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建興帶來了從品牌建設入手,以品牌做大做強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徐建興說,農產品加工業近年在國家支持下迅速發展,但生產過程中出現原料標準不一、生產工藝同質化、產品品質難保障等問題。“消費群體對品牌邊界感受不準確,導致地域民營企業跟隨區域公用品牌效應,未按標準進行生產,造成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影響整個行業。因此,需加強標準設計,提高生產和品質要求。”徐建興建議,嚴格科學詳細地控制產品生產工藝、產品評價,守住質量這根最重要的紅線。要制定高水平的技術標準、工作標準和管理標準,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產。
鼓勵支持企業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修)訂,加快制定農產品加工技術規程地方標準,鼓勵制定高于推薦性標準的團體標準、企業標準,完善農產品加工技術標準體系。徐建興表示,在現代經濟體系中,企業自創品牌與區域公共品牌各具優勢、各美其美,在帶動產業和地方經濟發展上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我們要充分總結這些成功經驗,全力推動標準化向縱深發展,為企業品牌建設和打造區域公共品牌提供有力支持,實現農畜產品加工有品級、有品質、有品味。”
王臻代表:打造有利于品牌成長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品牌建設非一日之功,也非一人之力能為,需要全社會全面提高認識、多方協同發力,才能打造一個品牌高質量成長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打造出更多可以與國際一線大品牌同臺競技的民族品牌,從而進一步充分發展、利用高價值高效益的中國名牌,讓中國的民族品牌在世界上立得住、站得穩、行得遠。”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鄂爾多斯控股集團總裁王臻說。品牌的知識產權保護是王臻持續關注的議題之一。
今年,王臻建議,應從五方面著手,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為中國品牌、中國名牌的持續成長創造激勵創新、公平競爭的法治化環境。
一是加大對商標侵權、商業秘密等違法行為打擊力度,完善品牌維權的爭端解決機制,加大互聯網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通過引入平臺評價機制,完善平臺治理、加重平臺的審核責任;
二是完善知識產權注冊審查制度,對申請注冊在先的商標類知識產權予以嚴格保護,并鼓勵中國馳名商標進行同一商標的多元產業擴張應用,放大名牌效應;
三是加強對商標類廣告語的保護,明確其保護范圍和侵權行為的認定標準,確保品牌持有者能夠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四是加強對商標淡化的監督和打擊力度,全面嚴格落實懲罰性賠償制度,嚴厲制裁嚴重侵權行為,讓故意侵權者付出更大代價;
五是發揮專業協會的作用,尤其是在知識產權保護領域能夠組織、領導、落實行業自律行為,并在協會層面建立爭議調解機制。
丁世忠委員:建議打造有中國特色的國際體育賽事品牌IP
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今年準備了四份提案,圍繞“打造和運營有中國特色的國際體育賽事品牌IP”“加強跨區域國家醫療中心建設”“推廣發展‘晉江經驗’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維護產業良好生態”等話題提出建議。
當前,以國際奧委會和國際足聯等為代表的國際體育組織正面臨著新的變革,部分國際社團組織和國家間政府組織也增強了對國際體育事務的關注和干預。丁世忠認為,在中國建設體育強國和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我國應該主動參與國際體育秩序再造和格局重塑,以增強中國體育的國際話語權、決策權和監督權。在中國精心打造和專業運營國際體育賽事品牌,將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對此,丁世忠建議,一是積極參與國際體育格局再造和秩序建構,從戰略層面構建具有中國元素的國際體育品牌賽事;二是努力建構國際品牌賽事運營的科學體系,梳理世界有益經驗和中國成功案例,彰顯中國優勢;三是積極進行三大球等職業聯賽的專業改造,學習世界職業體育發展的規律和體育聯賽的管理運營方法;四是鼓勵全國各級城市挖掘體育資源,打造“體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新路徑。
- 上一篇:時隔8年!“品牌”相關表述重回國
- 下一篇:粵港澳大灣區品牌領跑全球灣區,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