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10月11日訊(深圳特區報首席記者 秦綺蔚 通訊員 吳昊)10月9日,中國海油深圳分公司流花11-1油田今年第二口調整井成功投產。在南海東部水下310米的海底,油流經由我國首套自主研發的深水油井水下采油樹,源源不斷地涌入海底管網,創造了應用水深新紀錄,也標志著我國深水水下采油樹技術再獲重要突破。
水下采油樹是水下生產系統的核心設備之一,連接了來自地層深處的油氣和外部的油氣運輸管道,可以控制油氣的開采速度、實時監測和調整生產情況,如同油氣田井口的智能“水龍頭”。但之前,我國水下采油樹長期依賴進口,深海油氣資源開發受到嚴重制約。
此次投用的國產油井采油樹重36.7噸,零部件超2500個,相較天然氣井水下采油樹,結構更加復雜精密,可在低溫高壓環境中穩定工作超過20年,設計作業水深500米,實際作業水深310米,是目前我國應用水深最深的國產水下采油樹。
在采油樹設計建造中,中國海油聯合多家國內企業、高校開展裝備研發制造技術攻關,攻克了高壓水下濕式電接頭研制、油管掛偏心深孔加工工藝、液壓管道連接器研制等技術難題。其成功投用,對我國經濟開發深水、邊際油氣田,打造自主可控的海洋油氣裝備體系、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流花11-1油田于1996年3月投產,是我國首個深水油田,也是我國目前海上地質儲量最大的礁灰巖油田。2020年以來,中國海油深圳分公司積極挖潛“老油區”二次開發。首口調整井已于今年7月投產,測試日產油量超千桶,創造了該油田投產以來主區調整井含水率最低紀錄。
- 上一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物流駛上快車道
- 下一篇:深圳在全國首推工業園區企業免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