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深圳舉行的第二屆中國產業鏈創新發展峰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論壇”上,來自政府、行業組織、專家、企業人士,圍繞“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系統,保障產業鏈安全”這一主題,分享了實踐經驗、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當前,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協同發展、保障產業鏈安全成為重要課題。
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何志梅表示,深圳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已成為全球范圍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最完善的城市之一。同時,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從新興領域上升為主流賽道,成為深圳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如今,以“電池、電機、電控”、“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網聯”為核心的新能源汽車正在重塑傳統汽車產業鏈結構,深圳在“三電”等關鍵技術領域領跑全國,“三智”部分技術達到國際一流水平,深圳以華為、富士康、立訊精密為代表的消費電子龍頭企業在向汽車電子轉型,企業呈現“一超多強更多新銳”格局。
在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中,營收超千億企業1家(比亞迪),超百億企業2家(欣旺達、格林美),超10億元企業超過18家,并擁有21家國內上市公司。2022年,深圳汽車制造業生產值為2154億元,增長125.1%;同年,深圳被列入國家首批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建設試點城市。2022年深圳新能源汽車銷量達21.15萬臺,新能源車滲透率達到48%,登頂一線城市榜首。
“要思考如何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先發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而只有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勇于創新,征服一座又一座科技領域的高峰,才能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 何志梅說。
華為Fellow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政策與標準專利部部長萬蕾表示,智能網聯電動汽車正在進入快速發展期,很多人愿意購買智能電動車而非燃油車,從而促進了新能源汽車銷量的爬坡,當前新能源汽車的電動化和智能化已經密不可分。其中,車控操作系統成為智能汽車產業競爭的焦點和技術制高點。而在國內外車控操作系統標準進展方面,華為的AOS和VOS在內操作系統已經通過中國軟件測評中心發布車控OS評測體系的首批測試認證。
原國家質檢總局總工程師、國際質量科學院院士劉卓在闡述團體標準對汽車全產業鏈協同創新的作用時,專門將比亞迪作為典型案例。她表示,比亞迪和博世合作開發的刀片電池的安全性通過了針刺測試。
根據EVTamk發布的數據,從中國主要動力電池企業競爭格局來看,2022年比亞迪國內市場份額達到23%,僅次于寧德時代。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新能源汽車子基金合伙人兼總裁方建華表示,這些本土電池企業展現了中國動力電池自主創新的實力,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強。
- 上一篇:搶抓“存算一體” 補上算力“短
- 下一篇:深企建了全國最大充電站 可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