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孿生智慧隧道平臺示意圖。 (資料圖片)
深圳新聞網2023年8月2日訊(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陳小慧)今年2月,深馬時隔3年回歸,與以往相比,跑友們覺得組織效率更高了,整個流程有條不紊。這背后,其實有一套全新數字孿生城市級馬拉松賽事指揮平臺進行賽事管理,實現全程實時可視化監控,為跑友創造更好的參賽體驗。
3月,廣東省首個數字孿生智慧隧道平臺在深圳南山區塘朗山隧道開展試點應用,該平臺基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與真實世界中的塘朗山隧道深度融合,可以解決隧道日常運營存在的基礎設施難監測、風險車輛難監控、應急事件處置慢等難題。
這樣的數字孿生應用在深圳還有不少。今年6月,《深圳市數字孿生先鋒城市建設行動計劃(2023)》印發,提出建設“數實融合、同生共長、實時交互、秒級響應”的數字孿生先鋒城市。
數字世界的“雙胞胎”
在電影《鋼鐵俠》里,主角托尼·斯塔克打造的鋼鐵戰甲內,有一個內置的人工智能系統——賈維斯(J.A.R.V.I.S.)。托尼·斯塔克可以向賈維斯發布手勢、語音等指令,操控鋼鐵戰甲的動作、飛行等狀態。這當中用到的技術,便是數字孿生。
數字孿生被稱為是“工業4.0”的重要基礎。其通俗理解是借助信息技術,刻畫一個跟現實世界實體高度逼真的數字孿生模型,也就是把現實世界的物體系統、數據復制到虛擬世界中,形成一個虛實世界相互映射的數字“雙胞胎”。
在數字化時代,數字孿生的概念越來越受到關注。2020年,科技部將其列為十大關鍵技術之一來推動;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要探索建設數字孿生城市;今年4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科技部已針對數字孿生做了相應部署。
深圳在數字孿生技術部署上走在前列。2021年深圳市兩會期間,就有深圳市人大代表提出,建立真實數字城市場景應用,探索“數字孿生城市”。2022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逐步建成數字孿生城市和鵬城自進化智能體。今年6月,《深圳市數字孿生先鋒城市建設行動計劃(2023)》印發,提出建設一個一體協同的數字孿生底座、構建不少于十類數據相融合的孿生數據底板、上線承載超百個場景、超千項指標的數字孿生應用、打造萬億級核心產業增加值數字經濟高地,建設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
打造先鋒城市有底氣
深圳打造數字孿生先鋒城市底氣何在?擁有強大的數據“底座”和雄厚的數字經濟產業基礎,是重要“殺手锏”。
騰訊數字孿生產品部/自動駕駛業務總經理蘇奎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下各行各業的數字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可以發現,凡是在數字化轉型比較快的行業和領域里面,實際上數字孿生的應用是兼具深度與廣度的。
而深圳,便是一座“數字化之城”。數據顯示,2021年深圳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突破9000億元,占全市GDP比重30.5%,規模和質量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今年,深圳提出新目標,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到2025年全部實現數字化轉型。在數據“底座”方面,深圳提出打造國內第一、世界領先的極速先鋒城市,提出率先建5G-A第一城。
“深圳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城市系統,所有的城市子系統已經發展到一個比較先進的程度了,而且數字化的基礎也相對較好,有豐富和發達的產業應用場景,尤其是制造業。”騰訊研究院專家、教授級高級規劃師王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無論是技術本身,還是它賦能的產業,都有相對完整的產業鏈閉環,深圳打造數字孿生先鋒城市的優勢可以說是獨一無二。”
數字孿生賦能產業價值
如果說此前數字孿生還是一個火熱的概念,如今這一技術已經滲透到了各行各業中,步入由曾經只有局部場景應用到更多場景縱深發展的階段,為各行各業提供更大價值。
在工業領域,醫藥巨頭華潤三九的生產車間內,原本操作設備的工作人員,如今通過平板電腦便可操控機器人;在交通領域,深圳華龍訊達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孿生系統,可以“監控”巴士的人流量、停車點、行駛路徑等等信息;在自動駕駛領域,騰訊自動駕駛仿真測試平臺依托數字孿生,集成了精準的車輛動力學模型、專業的游戲引擎、三維重建技術和虛實一體的交通流技術,目前已經與深圳坪山智能網聯測試示范平臺等檢測機構以及多家國內頭部汽車企業展開合作。
近期,騰訊還宣布在智能網聯場景打造了基于全真互聯技術的首個自動駕駛綜合創新實踐項目,正式在北京總部完成全閉環運行,“我們搭建起了整個園區的數字孿生系統。除了滿足現階段自動駕駛和遠程駕駛、交通調度和管理等需求以外,將來在接入能源、環境、設施、服務等領域數據后,數字孿生也會成為園區綜合運營管理平臺的能力基礎全面應用。這個項目未來將隨著位于深圳的企鵝島的落地正式投入使用。”蘇奎峰向記者透露。
- 上一篇:“南山元素”點亮成都大運會 海
- 下一篇:海上“巨無霸”頻頻來“帶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