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記者 劉淑芳)近日,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印發《深圳市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經濟增長新支柱,乘勢而上建設“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并賦予深汕特別合作區全域建設為世界級汽車制造城的使命任務。
立足汽車制造
深耕產業智造
《行動計劃》提到,將深汕特別合作區全域建設為世界級汽車制造城。強化重大項目帶動引領,實施產業鏈精準招商,推進集群化發展,搭建高端整車制造創新中心、零部件綠色制造中心、前沿技術應用示范中心、國際汽車貿易樞紐中心。依托小漠國際物流港布局商貿物流業態,基于深汕中心區建設總部核心區,打造“鵝埠-小漠先進制造園、鲘門先進制造園、鵝埠鎮區”三大制造集聚區,建設綠電產業園、高端電子化學品產業園、光儲充產業園三大專業園和動力電池、汽車電子、車聯網、未來汽車四大主題產業園,加快構建“一港一核三區四帶”產城港融合發展新格局。
當前,深汕特別合作區正瞄準高端高新,加快形成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主,以新型儲能、新材料、智能制造機器人產業為輔的“一主三輔”產業發展格局。今年以來,深汕特別合作區大力開展“一主三輔”產業招商,加速集聚“一主三輔”產業集群。目前,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建設投產步伐加快,新引進東風李爾、京西重工等龍頭企業,悠跑科技大灣區總部落戶深汕,與多家新能源、汽車等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光儲充產業園規劃建設加快推進。
“深圳要堅持工業立市、制造業當家,制造是核心,脫離制造難以談創新發展。”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周軍民認為,將深汕特別合作區全域建設為世界級汽車制造城,是深圳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關鍵部署,為深汕指明了產業發展方向,與深圳主城區產業布局形成互補,對帶動粵東地區產業發展也具有深遠意義。
做配套文章
強產業鏈條
《行動計劃》提出,要打造規模化出口基地,拓寬汽車出口運輸渠道,支持小漠國際物流港增加國際汽車滾裝航線。支持建設汽車主題公園、汽車博物館、汽車展覽展示中心、汽車文化俱樂部、汽車影院、汽車露營公園等。支持汽車與運動、旅游、智能家居、城市應急管理、城市公共服務等融合發展。
據了解,深汕特別合作區堅持基礎設施先行,夯實現代化產業新城發展基礎,加速促進交通一體化。小漠國際物流港開港8個月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0萬標箱,新開通東南亞、港澳汽車滾裝船班輪航線,新增1885輛汽車滾裝出口。此外,廣汕鐵路啟動聯調聯試,深汕西高速改擴建項目開展控制性工程施工,深汕樞紐簽署代建協議,對深汕加快與深圳一體化發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周軍民看來,汽車產業鏈夠長、規模夠大,也需要足夠的產業空間,而深汕恰能滿足汽車制造及汽車測試、展示、貿易、出口運輸等配套所需的產業空間。
他建議,深汕集中資源發展新能源汽車制造及相關配套產業,圍繞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制造、汽車芯片等關鍵技術研發制造、出口貿易等加快完善城市基礎配套設施,通過低成本軌道交通加強與深圳市中心快速交通聯系。
《行動計劃》提到,支持龍頭企業優化生產布局,引進1-2家新能源汽車領軍企業,擴大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推進汽車裝備制造發展,鼓勵一體化壓鑄機、汽車模具等研發與應用。加大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支持力度,開展成套化先進技術設備推廣應用,推進動力電池規范化梯次利用和資源再生利用,在深汕特別合作區開展試點示范。
此外,《行動計劃》還就加快智能網聯汽車規模化應用、搭建國際交流合作平臺、打造深圳特色的汽車文化、推動汽車后市場高質量發展等工作作出了安排,涉及深汕等地。
截至目前,深汕特別合作區已引進各類產業項目109個。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除了龍頭比亞迪,還有力勁科技、京西重工、東風李爾、悠跑科技等汽車產業鏈上下游頭部企業,涵蓋整車生產、智能座艙、“三電”等領域,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加速壯大。
- 上一篇: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
- 下一篇: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比亞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