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而生,向海而興。近年來,深圳啟動藍色經濟“引擎”,推動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在國家郵輪旅游政策環境日趨優越的形勢和發展機遇下,深圳郵輪產業發展前景更加廣闊。
11月25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共同主辦,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郵輪游艇分會、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政府、招商蛇口工業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2023第十六屆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大會在深圳南山開幕,中國郵輪游艇游船產業聯盟同時揭牌。此次大會的主題為“深圳揚航,郵遍全球”,旨在進一步加快推動深圳郵輪產業、游輪旅游發展,增強新興產業競爭力、創新力,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譜寫海洋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蓄勢而發 共建郵輪產業發展新格局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也是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依托,郵輪產業是海洋經濟產業中的一張“名片”。2018年以來,國家各部委三次聯合出臺、發布、下發促進郵輪產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體現了中央對發展郵輪產業的高度重視,為中國發展郵輪經濟明確了大方向。
隨著11月4日在中國建造的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交付命名;全球最大家族郵輪企業之一的MSC地中海郵輪宣布將于2024年重磅回歸中國;被譽為“亞洲游輪之最”的皇家加勒比旗下16.9萬噸超大豪華郵輪“海洋光譜號”宣布將于2024年重返中國;招商維京游輪近日宣布將于2024年推出3條出境環游新航線,并首次將韓國濟州島納入出境環游航線目的地;亞洲郵輪經濟重回全球郵輪產業發展的話題中心,尤其國際郵輪協會(CLIA)等一致看好中國郵輪產業的發展前景。
本屆郵輪大會為期3天,除舉辦別開生面的郵輪開幕式,還舉辦了政策與經濟論壇、行業領導者論壇、郵輪港口沙龍、郵輪修造及配套產業論壇、郵輪人才教育與發展峰會等系列活動,促進國際郵輪、中資郵輪攜手共進,進一步構架中國乃至亞洲郵輪產業鏈供應鏈,推動深圳、中國、亞洲郵輪產業可持續發展。
同時,大會期間,中國郵輪游艇游船產業聯盟在深圳揭牌,地中海MSC和和平之船兩家國際郵輪公司正式與深圳郵輪母港簽約,兩家郵輪服務企業落戶南山以及“招商伊敦”號于11月26日舉行越南-香港航線首航儀式。
“郵”遍全球 深圳打造藍色經濟新名片
深圳的郵輪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記者從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獲悉,2016年11月開港的深圳蛇口郵輪母港,是華南地區唯一集海、陸、空、鐵于一體的現代化國際郵輪母港,目前已與12家國際知名郵輪公司、19艘豪華郵輪合作,航線覆蓋34個國家(地區)的港口。2018年和2019年郵輪旅客接待量均位居全國第四。
近年來,深圳市出臺了一系列針對郵輪企業的產業資金扶持政策。深圳市交通運輸局2022年1月出臺《深圳市交通運輸專項資金港航業領域資助資金實施細則》,深圳前海管理局于2022年6月出臺了《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促進商貿物流業高質量發展辦法》,從郵輪企業落戶、運營團體資助、郵輪登記資助、郵輪航次資助等多方面對郵輪企業進行扶持。
為了進一步促進深圳郵輪產業發展,在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的積極協調下,招商蛇口與維京游輪成立的招商局維京游輪有限公司在深圳前海注冊,運營我國首艘也是目前唯一一艘五星紅旗豪華游輪“招商伊敦”號。2021年10月1日,“招商伊敦”號首個深圳-三亞-深圳航次順利開航,實現了國內首條五星紅旗游輪沿海航線的開通。截至目前“招商伊敦”號已開通深圳至上海、深圳至海南、深圳至廈門、廣東省內沿海等多條國內郵輪航線,其中深圳至上海航線已被交通運輸部評為國內水上旅游精品航線。
面向未來 搭建產業騰飛新“平臺”
此次大會期間,兩場政府與企業的對話交流會格外引人矚目。
為進一步研究優化外國旅游團郵輪入境免簽政策,充分發揮政策服務促進郵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積極作用,今年郵輪大會組委會重磅推出了外國團體郵輪入境免簽政策座談會,邀請國家移民管理局外國人管理司指導交流,重點介紹了郵輪入境免簽政策試點工作的基本情況、存在的問題,以及各地郵輪入境免簽的需求和未來發展建議等。
此外,國家海事局船員處和大會組織者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郵輪游艇分會聯合召開郵輪船員發展專題座談會,了解郵輪船員外派工作的基本情況,聽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未來發展建議。
據了解,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大會與中國郵輪經濟同步發展,自2006年創辦以來,已分別在上海、北京、天津、廈門、三亞、深圳(香港)、廣州七個城市成功舉辦了十五屆,大會對促進我國郵輪產業鏈供應鏈的初步構架和國際接軌發揮了重要作用。
- 上一篇:助力大模型發展 語料數據全流程
- 下一篇:全國首枚超導量子芯片產自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