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4年3月21日訊(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陳小慧)3月1日,一輛輛嶄新的比亞迪汽車“走”下生產線,經過小漠、鹽田、蛇口等港口“走”出國門,投入全球市場。數據顯示,今年前兩月,比亞迪出口新能源汽車3.67萬輛,同比增長47.22%,目的地覆蓋全球六大洲的7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400個城市。
不僅出口量大,產量也喜人。近日,深圳市統計局發布2023年深圳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2023年深圳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104.2%,產量達178.6萬輛,超過上海(128萬輛)、西安(98萬輛),首次登上“新能源汽車第一城”的寶座。
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的深圳,正搶抓產業變革機遇,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經濟增長新支柱,乘勢而上建設“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
比亞迪2023年德國慕尼黑車展產品發布會現場,人潮擁擠。 (資料圖片)
新能源汽車增勢迅猛
2023年,深圳新能源汽車產量達178.6萬輛。如果對比深圳近三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就會發現,從29.95萬輛到87.47萬輛再到178.6萬輛,深圳去年的產量比2021年和2022年產量總和還高,相當于每年翻了一倍,增速迅猛。
近年來,深圳新能源汽車發展勢如破竹。數據顯示,2023年,深圳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業產值增長85.3%,全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67.9%,新增新能源汽車充電樁16.1萬個、累計28.7萬個,建成投用超級快充站161座、車網互動站70座、綜合能源補給站30座。
不僅制造能力強,從產業生態看,深圳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布局、創新能力、政策支持等產業基礎方面都躋身前列。
“深圳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最完善的城市,基本形成從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電池隔膜到動力電池成品制造,從新能源汽車的電機、電控、電動總成、配套充電設施到整車制造,集研發、生產及銷售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深圳市電池行業協會秘書長李小祎表示。
根據深圳市電池行業協會數據,深圳鋰電池產業現有企業超4000家,占全省四成以上,同時涌現出了一批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數據顯示,2023年,全市規模以上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47.3%,全市新車電動化滲透率、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充電基礎設施密度全國領先,并成功入圍國家首批公共領域全面電動化一類試點城市。全市新能源汽車產量高速增長104.2%。其中,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年銷量達302.4萬輛,一舉奪得中國汽車市場和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雙料冠軍”。仰望U8、U9、問界M9等高端車型先后發布,并搭載了業內領先的自研車身控制系統和智能科技配置,充分展示了深圳科技創新的硬核力。
政策助推汽車加速跑
深圳新能源汽車何以領跑全國?背后離不開深圳提供的完善政策支撐。
深圳早在2003年確定“適度重型化”戰略,開始發展汽車產業,更在2008年之后就將新能源汽車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有專家表示,這推動了深圳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最完整的城市,朝“新能源汽車第一城”奮進。
2015年,深圳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注冊登記數量第一的城市。2017年底,深圳成為全球首個實現公交全面純電動化的城市;2018年底,出租車實現純電動化;2021年1月1日起,深圳網約車實現100%純電動化。
2023年8月,《深圳市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發布,提出通過三年的建設,目標到2025年,汽車技術水平、場景應用和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200萬輛,全球汽車“含深量”顯著提升,汽車產業工業產值達到萬億級規模。
今年初,《深圳市2024年促進汽車出口工作方案》正式印發。該《方案》從六方面提出了24條具體舉措。
除了政策支持,深圳還通過舉辦車展、發放補貼,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近日,由中國汽車貿促會、深圳市工信局、深圳市商務局、寶安區投資推廣署、九州國際等單位共同舉辦的“新名片 新消費-2024九州車展”推介會舉行。與傳統車展不同,九州車展是今年深圳首個規模大、汽車品類全的消費型、綜合性汽車展會。
深圳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深圳正全力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汽車展會作為汽車產業信息共享、技術交流、招商引資的重要平臺和汽車產業發展的風向標,能充分發揮深圳在新能源和智能網聯領域的科技創新優勢,進一步吸引產業投資,促進汽車消費拉動經濟增長。
《深圳市新能源旅游客車消費補貼申領實施細則(2023年度)》已于近日起施行。《細則》明確,車價30萬元以下的,補貼2萬元/輛;車價30萬元(含)至40萬元的,補貼3萬元/輛;車價40萬元(含)至50萬元的,補貼4萬元/輛;車價50萬元(含)及以上的,補貼5萬元/輛。
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
如果說汽車賽道的比拼新能源是上半場,那么下半場將會是智能網聯汽車。深圳,正搶抓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機遇,加快建設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
“讓AI像人類司機一樣開車,今年就能做到。”深圳元戎啟行科技有限公司CEO周光3月17日參加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汽車新質生產力論壇時表示。
目前,元戎啟行公司已經成功將端到端模型適配到量產車上,該批量產車將于今年投入消費者市場。
記者注意到,深圳自動駕駛商業化正在加速落地。1月底,如祺出行與戰略合作方小馬智行聯合獲得寶安區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試點牌照,如祺Robotaxi擁有了在國內一線城市中心城區開展商業化示范運營的資質。目前,如祺Robotaxi已經在深圳前海片區、寶安中心區、寶安機場片區、深圳灣及深圳灣口岸等區域加入如祺平臺的有人駕駛網約車與Robotaxi服務混合運營,為廣大市民提供自動駕駛出行服務。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深圳已發布四批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道路,累計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里程約331.26公里,開放測試道路248條。
根據《深圳市推進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深圳市培育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等系列政策措施,計劃到2025年,深圳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營業收入達到2000億元,形成10家以上營收超百億元企業,以及20家以上營收超10億元企業的戰略梯隊。
- 上一篇:全球首個智造“燈塔工廠”建設提
- 下一篇:6494件!華為連續7年專利申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