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深圳商報官方帳號“讀創”發布了深圳工業總會主席團單位力合科創關于“力合科創:科創服務‘硬’氣足,培育30多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的相關報道。
借道通產麗星,成為九鼎投資之后又一起創投類公司成功上市案例的力合科創,11月2日召開的業績說明會,成功吸引了53家機構前來調研。
對于力合科創正式更名后的首份三季報,其營利雙增的業績并不讓市場驚訝。依托其獨創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創新孵化體系與全球豐富科技資源,再加上國家對科技創新的持續支持與公司自身科技創新服務能力的持續增強,力合科創的盈利能力正在逐步顯現。
力合科創股價今天大漲,截至收盤,股價報9.36元/股,大漲3.43%。
▎科技創新服務能力增強 三季報營利雙增
10月27日晚間,力合科創披露三季度業績報告。公告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力合科創實現營業收入16.58億元,同比增長17.35%,實現歸屬凈利潤3.70億元,同比增長27.07%。其中第三季度實現歸屬凈利潤1.83億元,同比增長24.94%。
三季報認為,業績提升主要得益于:1.科技創新服務能力的增強,科技創新服務板塊的園區載體銷售、基礎孵化服務等業務較上年同期均保持較好的增長;2.投資孵化的企業受新一輪融資估值及二級市場股價波動的影響,相比去年同期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有較大增長。
力合科創同步發布關聯投資公告,全資子公司深圳清研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擬出資人民幣不超過13,305萬元與關聯方深圳清研技術轉移有限公司共同增資深圳市云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記科技”)。本次交易完成后云記科技納入上市公司合并范圍,成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
目前,云記科技的“自消殺抗病毒功能材料”,已與包括隔離酒店、關口等重大國家級項目進行洽談推進。該產品稱之為“環境疫苗”,與人體“新冠疫苗”結合使用,目前未發現有其他的替代品和潛在進入者。
業績說明會上,力合科創表示,科創服務“硬”氣足,培育30多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稱,經過多年發展,力合科創在全國科技創新資源富集的核心區域擁有科技創新中心與產業基地 37 個,與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共同在北美、歐洲、以色列、日本等地設立了 7 大海外創新中心;累計孵化服務企業 3100 多家,投資高科技企業近 500 家,培育上市企業 26 家、國家級及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30 多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300 多家以及多個海歸明星科技項目。
目前,力合科創持續在信息技術、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健康等硬科技領域進行投資孵化,其中深水海納、萊爾科技分別在創業板、科創板掛牌上市,清研環境已遞交IPO申報資料,力合微電子、芯海科技、清研環境等企業入選了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名單。
▎機構關注公司“平臺經濟”模式
11月2日,53家機構調研力合科創。其中基金管理公司21家,投資公司11家,資產管理公司7家,證券公司7家。
2021年,國家“ 十四五” 規劃綱要將創新放在了具體任務的第一位,并提出要暢通科技型企業國內上市融資渠道,增強科創板“硬科技”特色,提升創業板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功能;同時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應用,增強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壯大產業發展新動能。
截至今日,3個月內共有興業證券、東北證券、國信證券 3家機構對力合科創的2021年度業績做出預測,預測2021年凈利潤均值為5.61億元,較去年同比下降-4.68%。其中,2家機構“買入”,1家機構“審慎增持”。目標價格預測11.04元。
其中,興業證券11月2日發布研報指出,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支持科技創新服務行業發展,各地區產業結構升級調整和中小企業快速發展帶來行業機遇。力合科創集聚了技術、載體、人才、資金四大要素,涉及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地方政府及創新團隊等多方主體,形成了一種“平臺經濟”模式,完成“科技成果轉化—創新企業成長—創新企業快速發展—企業市場價值實現—再轉化新成果”的孵化鏈條閉環,形成創新價值的循環。維持力合科創審慎增持評級。興業證券預測,力合科創2021年歸母凈利潤5.41億元,同比減少8.02%。
力合科創11月2日接待53家機構調研,以下為相關問答交流。
問:公司計劃增資控股的云記科技與公司原有業務有無協同性?
答:公司持續聚焦新材料、數字經濟等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投入培育自有戰略性新興產業。云記科技是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光電新材料研發中心孵化企業,公司已經參與了云記科技的早期孵化以及全方位服務,未來將繼續憑借與公司科技創新服務資源、市場、管理互補性的契合,實現公司“科技創新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戰略發展。
問:目前公司的員工人數是多少?2020 年歸母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分別是多少?
答:2020 年公司員工為 4658 人,新材料板塊與科技創新服務板塊員工比例約為 8:2。公司 2020 年歸母凈利潤為 5.88 億元,其中:科技創新服務板塊歸母凈利潤為 4.35 億元,占比約 74%;新材料板塊歸母凈利潤為 1.53 億元,占比約 26%。公司 2020 年扣非凈利潤為 4.05 億元。
問:未來 3 年內的業績增量主要來自哪些地方?
答:未來,公司將圍繞國家“十四五”規劃,通過不斷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力度,與高校、科研院所展開深度合作,深入參與高校院所概念驗證工作,實現體系化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通過運營全品類空間載體,為科技企業提供從孵化加速到研發辦公到中試量產的全線空間載體和增值服務;通過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科技企業孵化能力,不斷打造新興產業宜長生態,更好助力科技企業成長;通過對優選企業持續加大全方位服務與投入力度,以不限于并購等方式聚焦部分國家“十四五”規劃重點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逐步培育一批富有影響力和高成長性的科技領軍企業。
問:公司科技創新服務毛利率較高的原因是什么?
答:科技創新服務是公司 20 多年來長期積累形成的知識、智力密集型創新型業務,因此該板塊利潤來源更多的是依靠科技資源的獲取能力、科技企業的孵化能力、科技產業的聚集能力,而非資金、物料、人工成本投入而創造的利潤。2020 年,公司科技創新服務板塊員工 800 余人,實現了 4.35 億的歸母凈利潤。由此可見,科技創新服務板塊的人均創利相對較高,這也是毛利率相對較高的原因之一。
問:云記科技的新材料目前訂單情況如何?計劃如何鋪開渠道?預計產能多少?什么時候釋放產量?市場空間如何?替代品和潛在進入者有哪些?
答:深圳科創委于 10 月正式發布的《關于征集隔離酒店科技防疫產品的通知》中,已明確要求使用云記科技的“自消殺抗病毒功能材料”,云記科技目前已與包括隔離酒店、關口等重大國家級項目進行洽談推進。渠道方面,主要依托力合科創的產業資源和合作伙伴鋪開,同時憑借技術的領先性,海內外潛在客戶逐步增多。產能方面,由于云記科技擁有較成熟、可產業化的工藝技術,預計短期內年產能可達到 10 億以上規模。市場空間方面,隨著目前國內疫情防控逐漸常態化,科技防疫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云記科技的產品預計未來的市場空間較為可觀。替代品方面,云記科技的自消殺抗病毒功能材料為阻斷“環境傳人”途徑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稱之為“環境疫苗”,與人體“新冠疫苗”結合使用,目前未發現有其他的替代品和潛在進入者。
問:公司孵化培育項目主要在哪些領域,投資孵化怎么保障成功率和確定性?
答:公司圍繞國家戰略新興產業規劃,重點培育和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重點新興產業,并依托創新基地網絡和投資孵化平臺,通過人才引進、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培育了一大批業內優質企業。比如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有力合微、基本半導體、芯海科技等;在智能制造領域有杰普特、力合精密等;在新能源新材料領域有力合厚浦、云記科技等;生命健康領域有蘭度生物、中大醫療等。
公司在服務科技企業方面主要優勢在于:看得準、投得進、帶得動。
首先公司有充足的科技創新資源,能夠在同領域內找到較好的創新技術進行科技成果的轉化;其次,科技企業的創始團隊與力合科創團隊能夠互相認同,并不僅限于提供資金幫助,而是進行長期的孵化服務;帶得動就是力合科創獨有的優勢,公司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能夠給予科技企業包括政府資源對接、產業資源對接、治理結構咨詢、持續融資對接、大客戶拓展等各方面的支持。所以這就能夠保障公司投資孵化的成功率和確定性要比傳統的投資機構要高。
- 上一篇:激光雷達領軍企業鐳神智能榮膺國
- 下一篇:深圳高新投助力制造業單項冠軍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