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醫保談判臨近 創新藥以價換量受關注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2024-10-16
  2024年醫保談判漸行漸近。按照國家醫保局此前發布的《2024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今年國家醫保目錄調整預計于9月至11月完成談判/競價階段并公布結果。

近年來,醫保對創新藥支出顯著增加,市場研究機構持續看好創新藥以價換量,高度關注可能開啟放量周期并為企業帶來業績增量的品種。

2024年醫保談判如期推進

今年的醫保目錄調整工作如期推進,備受關注的談判階段即將到來。

8月,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公示2024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初步形式審查的藥品及相關信息的公告》,440個藥品通過2024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初步形式審查,包括244個目錄外西藥和中成藥、196個目錄內西藥和中成藥。9月14日,國家醫保局披露,該局組織專家對2024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進行了評審,評審工作已結束。

有機構指出,國家醫保局9月發布專家評審結果,要求相關企業于9月28日前寄出報送材料,預計將按計劃進入談判階段。

近年來,國家醫保局不斷深化醫保藥品目錄改革與管理,患者用藥負擔明顯降低。《2023年全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3年,協議期內談判藥品報銷2.4億人次,通過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當年累計為患者減負近2300億元。

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李滔在國新辦9月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醫保藥品目錄“每年一調”,及時將符合條件的新藥好藥新增進入醫保目錄,目錄內品種的數量和質量顯著提升。6年來,累計新調入藥品744種,目錄內的西藥和中成藥的數量從2017年的2535種增加到現在的3088種。同時,目錄內藥品的質量也顯著提升,特別是在腫瘤、罕見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等一些慢病等治療領域,很多新機制、新靶點的藥物被納入,實現了藥品保障范圍與臨床用藥需求更高程度的匹配。

“我們還發揮醫保團購的優勢,引導新藥價格回歸合理。整合13億多參保人的用藥需求實施戰略購買,完善了國家藥品談判準入機制,很多‘貴族藥’開出了‘平民價’,群眾用藥的負擔大大減輕。” 李滔表示,國家醫保局成立6年來,談判藥品已經惠及參保患者7.2億人次,疊加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等多重因素,累計為群眾減負超過了7000億元。

醫保對創新藥支出顯著增加

我國醫保基金運行安全穩健,收支均保持穩健增長。《2023年全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133389萬人。2023年,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基金總收入33501.36億元,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基金總支出28208.38億元,2023年統籌基金當期結存5039.59億元,累計結存33979.75億元。

國家醫保局數據顯示,2024年1至7月,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收入為15754.9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5146.78億元增長4.02%;統籌基金支出為13828.9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2038.57億元增長14.87%。醫保基金對創新藥的支持力度顯著增加。國家醫保局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醫保對創新藥的支出從2019年的59.49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481.89億元,增長了7.1倍。機構普遍看好創新藥在納入醫保目錄后的增量空間。

李滔表示,近年來,很多創新藥當年獲批、當年納入醫保。通過快速進入醫保,短時間內推向市場、走進臨床,企業得到了合理的創新回報,形成了再投入、再研發的良性循環,醫保也發揮了賦能醫藥領域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作用。

西南證券研究指出,我國一共進行了8輪針對創新藥的醫保藥品談判,首次入選的創新藥品,平均降幅基本都在40%至62%之間,絕大多數創新藥進入醫保之后實現了以價換量,銷售額大幅增長。還有機構指出,創新藥占醫保基金的比例依然較小,截至2022年,在醫保基金支出2.46萬億元的大盤子里,針對創新藥的支出只有481.89億元,伴隨創新藥企技術近年來不斷成熟,這一局面有望得到改變。

“今年創新藥醫保續約和談判的結果或依然較為溫和合理。”工銀瑞信基金表示,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之一,創新藥是國家鼓勵、支持的重要行業,國家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的政策主方向不會變。醫保談判結果或難以出現之前市場擔憂的加大降幅的情況,國家醫保局政策發力的方向較為明確,真正有臨床價值的創新品種有望快速脫穎而出,體現對真創新、高水平創新的支持。

機構緊盯重點品種

一些上市藥企此前已透露有品種參加今年的醫保談判。例如微芯生物8月底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將有品種參加本年度的國家醫保談判,西格列他鈉單藥適應癥續談以及西達本胺新增彌漫大B適應癥,西格列他鈉聯用二甲雙胍方案無須參加醫保談判,具體醫保價格最終以醫保局談判結果為準。上海誼眾則早于5月就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透露:“為了更好地解決產品準入問題,公司計劃將參加今年的國談,爭取產品能盡快納入醫保目錄。”

市場對于即將參加醫保談判的重點品種頗為關注,看好其進入2024年醫保目錄,開啟放量周期并為企業帶來業績增量。

西南證券研究指出,本次574個申報藥品中440個通過初步審查,與2023年(570個藥品390個通過)相比,申報和通過初步形式審查的藥品數量都有所增加。本次440個西藥和中成藥通過初步形式審查,通過比例約為77%,包括目錄外244個,其中西藥225個(獨家品種184個),中成藥19個(獨家品種18個),新上市藥品217個;目錄內196個,其中西藥153個(獨家品種135個),中成藥43個(獨家品種42個)。本輪國談重點關注的通過初審的目錄內續約/新增適應癥產品包括三代EGFR TKI貝福替尼和阿美替尼、ALK TKI洛拉替尼、CDK4/6 達爾西利、自免度普利尤單抗、司庫奇尤單抗等,重點關注的通過初審的目錄外國產獨家品種包括迪哲的舒沃替尼和戈利昔替尼、康方的依沃西單抗和卡度尼利單抗、澤璟重組人凝血酶、京新地達西尼、海思科克利加巴林等。

“根據通過形式審查的藥品目錄,看好重點企業重點品種放量,以及由此帶來的估值提升。”民生證券在研報中列舉,成熟企業方面,恒瑞醫藥有泰吉利定等6款目錄外產品通過了形式審查,中國生物制藥有貝莫蘇拜單抗等4款目錄外產品通過了形式審查,科倫藥業、人福醫藥、信立泰各有3款目錄外產品通過形式審查。Biotech方面,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單抗和卡度尼利單抗通過了形式審查,迪哲醫藥的舒沃替尼和戈利昔替尼通過了形式審查,信達生物的托萊西單抗和澤璟制藥的重組人凝血酶也通過了形式審查。

德邦證券研究也指出,本次談判眾多國產創新藥通過初步形式審查,多個產品是近兩年獲批的新品種,包括正大天晴(中國生物制藥)4個產品,康方生物3個產品(CTLA4/PD1 雙抗、PD1/VEGF-A 雙抗、PD-1 單抗),恒瑞醫藥2個產品,海思科2個產品、信立泰2個產品、迪哲醫藥2個產品,澤璟制藥重組人凝血酶等。

久久99精品九九九久久婷婷,精品国偷自产在线电影,欧美人成人亚洲专区中文字幕,欧美一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国产午夜久久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蜜芽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幂 |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乱码 | 制服肉丝袜亚洲中文字幕 | 亚州国产精品一线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