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企業評價協會(以下簡稱“中企評”)發布了“2021新型實體企業百強榜”,以華為、京東為代表的北京、深圳企業領跑新型實體企業百強榜,合計達58家,占據了百強榜近六成。
什么是新型實體企業?簡單說,就是傳統實體基因+強大科技能力。
在國家政策鼓勵與產業迫切需求的雙重推動下,新型實體企業正迎來蓬勃發展的新階段。
專家認為,新型實體企業一般有幾個特點:
一是立足于實體經濟,為實體企業服務,推動實體經濟更好的發展;
二是具有數字技術能力,通過技術為上下游企業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以提升實體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新型實體企業對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新型實體企業本身就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是實體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二是新型實體企業依靠其強大的數字賦能能力幫助傳統實體企業轉型升級,為實體經濟的高效運轉、創新發展提供了解決方案。
專家認為,新型實體企業代表了實體經濟發展的先進生產力,是對沖經濟下行壓力的“穩定器”;新型實體企業堅持“技術至上”、強調技術賦能,是加快科技創新、產業轉型升級的“生力軍”;新型實體企業踐行社會責任,是扶持中小企業、全面鄉村振興和實現共同富裕的“助推器”。
小政了解到,此次從1.7萬家目標企業中遴選出4514家參評樣本企業,經過嚴謹的評估環節最終形成百強榜單。
榜單中包含了12家世界500強企業、21家中國500強企業、20家民營500強企業;內地上市企業占比59%,港股、美股上市企業9家,另有27家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企業,百強榜代表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從地域分布來看,新型實體企業百強集中在北京、廣東兩地,合計66家;其中,北京36家、深圳22家,兩城合計達58家,被認為是不折不扣的創新高地。其后分別為江蘇8家、浙江6家、山東3家、上海3家等等。
此次百強榜上榜企業主要來自于制造業和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了實體企業轉型升級成為新型實體企業。
新型實體企業的服務范圍呈現多樣化,90%以上的企業同時隸屬于多個數字化效率提升業態,總體上集中服務于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慧能源。同時,新型實體企業仍保持原實體企業的行業基因,如部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后服務于“智能家居”,信息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后服務于“數字金融”。
小政整理榜單發現,上榜的深圳企業也符合上述特征。其中,既有華為、大疆、中興等信息技術產業的深圳“巨頭”,也有富士康、比亞迪等聞名已久的實體企業,還有立訊精密、天源迪科、深天馬等深耕高新技術的小微企業。
深圳上榜企業:
- 上一篇: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
- 下一篇:福田保稅區前三季進出口值逾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