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3年1月30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吳德群)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1月29日透露,2022年,深圳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超過4.5萬億元,連續四年位居全國城市首位;全口徑工業增加值超過1.1萬億元,首次位居全國城市首位。深圳首次成為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全口徑工業增加值“雙第一”城市,工業第一大市地位更加穩固。
增速高于全國全省 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接近五成
“工業生產平穩增長。”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人表示,去年,深圳堅持把穩增長擺在突出位置,強化運行調度,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制定出臺“工業經濟30條”等重要政策,確保工業生產平穩運行,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增速高于全國、全省,在一線城市和工業大市中保持領先水平。
深圳堅持工業立市之本,下定決心破題產業空間制約,規劃建設20大先進制造業園區,實施“工業上樓”廠房空間建設計劃,全力保障工業發展空間。去年,深圳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35.1%,實現了多年來的首次回升;工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50%,貢獻率在各行業中排名第一,支柱和脊梁作用更加突出。
產業新動能增長強勁 新增上市公司42家
深圳工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產業新動能增長強勁。2022年,深圳堅持轉型升級不動搖,著力發展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的“20+8”產業集群,加快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深圳蟬聯先進制造業百強市首位,新一代信息通信等4個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數量居全國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從2009年開始培育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增長強勁,去年深圳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4.5%,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個百分點;主要高技術產品產量持續快速增長,首臺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機(ECMO)獲證上市并投入使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民用無人機、5G智能手機產量分別增長183.4%、113.8%、34.7%、22.3%。
培育服務取得突破,企業發展質量不斷提升。2022年,深圳堅持企業培育和服務并重,出臺培育壯大市場主體“30條”,開展“萬名干部助企行”,新增了一大批優質企業。全年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42家,總數達535家;新增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20家,連續兩年全國第一;新增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275家、居全國第二,總數達442家。專精特新工業企業發揮強力支撐作用,全年增加值合計增長8.3%,對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的貢獻率達22.1%。
重大項目招引落地加速 工業投資規模超過1600億元
“重大項目招引落地加速,工業投資規模再創新高。”該負責人表示,去年,深圳狠抓重大項目招引落地,強化招商引資,強化重大項目全周期管理服務,推動落地了一批補短板、鍛長板項目。比亞迪深汕二期、中海油等6個百億級重大工業項目和貝特瑞、邁瑞醫療等10個三十億級重大工業項目正式開工,中芯國際12英寸線、華星光電T7等一批項目建成投產。
去年,深圳工業投資規模超過1600億元,增長19.2%,其中,技改投資規模接近700億元,工業投資規模連續四年位居全省第一、技改投資規模連續兩年位居全省第一;汽車制造業投資增長325%,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23.1%。
該負責人表示,2023年,深圳將堅持制造業當家,錨定建設全球領先的重要的先進制造業中心發展目標,加快建設強大的制造能力、創造能力、要素保障能力、資源整合能力和完善的生態系統,持續增強深圳制造業在全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 上一篇:深圳多個區2022年經濟數據出爐
- 下一篇:穩字當頭 穩中求進!2022年深圳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