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3年11月22日訊(記者 李旖露)132場論壇、簽約等科技交流及“雙招雙引”各類活動,681項新產品新成果發布,5家研究院落地深圳,17個央地合作項目現場簽約……11月19日,為期5天的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高交會”)正式收官,展會期間累計洽商交易金額372.79億元,累計入場人數24.8萬人次,超過上屆總人數。這屆高交會用一展兩館、數個第一、交易成果豐碩等亮眼數據書寫了“中國科技第一展”的金字招牌。
25年前,創設于深圳的高交會標記了這座奇跡之城、創新之城的進取之路。福田展區作為高交會策源地,匯聚科技創新成果,助力高質量發展。記者了解到,本屆高交會福田展區有2731家展商亮相實體展會,其中世界500強、央企、國企、上市公司、各專業領軍型頭部企業288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23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等企業363家,高校及科研院所232家。帶來展覽和交易的項目7394項,其中有307項新產品和116項新技術為新品展出,涵蓋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數字經濟、5G商用、物聯網、高端芯片、大數據與云計算、信息安全、節能環保、智慧城市、新型顯示、數字醫療等領域。簽約和意向成交達2993項,簽約和意向成交額105億元。15.2萬人次觀眾現場參觀了大會。
高交會福田展區1展館人潮洶涌。(攝影:馮牧原)
眾多國內外新品首次亮相,多元化創新資源融合促交易
本屆高交會上,小鵬匯天陸空一體式飛行汽車一亮相,就成為展會最受關注的“顯眼包”。由中國自主研發、采用了全球首創軸向磁懸浮驅動控制技術的新一代超小型全磁懸浮人工心臟,“一秒一公里”的華為全液冷超充,以及可自行編寫量子計算程序的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可將人聲和面部特征完美復制到任何視頻中的“數字孿生人”等一批尖端產品也引發關注。
這些只是本屆高交會發布的最新技術創新成果的“冰山一角”。一大批海內外首次亮相的新產品、新技術在本屆高交會上展出,如中科應化的超分辨電化學顯微鏡系統、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的新型寬溫域電池、成都國星宇航的衛星智慧減隔震系統、深圳全同態科技的全同態算法(FHE)技術、中交天和的11.4米硬巖豎向掘進機“首創號”等。
好的成果和技術需要轉化、落地。高交會不僅是一個科技交流的盛會,更是推動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國際化的重要推手。值得關注的是,深交所科技成果與知識產權交易中心、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國際交易中心、深圳數據交易所等三大交易所首次在高交會搭臺設展,還有深創投、高新投、青橙資本等50家以上重點投融資機構、創投機構、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參展參會,其間舉辦項目配對洽談、項目路演、融資培訓等活動,進一步促進新成果的交易轉化。
華為全液冷超充。(攝影:馮牧原)
“專精特新”璀璨登場,參展企業數增加15倍
去年,高交會首次設立“專精特新”展區,本屆高交會以“璀璨之星”為主題再度設立“專精特新”展,集中向全世界推介深圳優質的“專精特新”企業。
相比去年,今年深圳各區首次實現大規模協同展示轄區專精特新企業風采;“專精特新”展區展出面積從去年的600平方米增加到今年的5000平方米;參展的“專精特新”企業數從去年的40余家新增到今年的近600家,其中,有339家“專精特新”企業亮相福田展區“專精特新”展,帶來人工智能、芯片半導體、移動通訊、數字娛樂、機器人、無人機、物聯網等前沿領域的展品589項。
記者注意到,本屆高交會福田展區1展館還設有深圳“專精特新”產業會客廳專區,并配置了采用AR技術打造的“虛擬直播室”,參展企業可走進直播間,通過虛擬直播,讓線上觀眾了解展會各類特色展品,為參展企業提供全方位、高質量的展示平臺。
“科研國家隊”搶占高點,成果從“1到N”面向產業落地
在高交會福田展區現場,還有一支備受矚目的隊伍——作為高交會的“科研國家隊”,中國科學院50多家機構攜500多個項目參展,涉及航空航天、先進制造、科學儀器、電子與信息、海洋經濟、生命健康、節能環保與新材料、數字創意及科技服務等領域。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攜260余個項目亮相。記者了解到,在此次展示中,不僅有實現“從0到1”原始創新成果,還有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和面向產業應用的成果。如世界首款應用于人體的最高頻率血管內超聲成像系統——超高清雙頻血管內超聲(IVUS)診斷系統,以及我國首款具有寬溫域、低成本、長壽命的電芯產品。深圳先進院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研究所所長助理馬騰介紹,IVUS系統在未來獲批上市后,將成為應用于人體最高工作頻率的超聲系統,對易損斑塊特征的研究及早期識別、臨床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及制定高?;颊叩闹委煵呗杂兄卮笠饬x。
此外,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及旗下基金投資企業攜126項科技成果亮相。
打造國際化科創交流平臺,國際“鵬友圈”越來越廣
據了解,本屆高交會共有105個國家和地區團組、4925家企業參會參展,是參與國家和地區最多的一屆高交會。其中福田展區共有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巴西等40個國家、72個境外團組、6位外國部長級官員、40多位外國駐華使領館官員參展參會。
今年恰逢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本屆高交會福田展區充分發揮全球性科技創新交流平臺功能,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科技創新領域互聯互通帶來新契機。俄羅斯、塞爾維亞、波蘭、阿聯酋、希臘、匈牙利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派出了強大陣容,展示新產品新技術,并舉辦投資環境介紹、路演會等活動。其中捷克展團設捷克國家展臺,全球五百強車企斯柯達SKODA公司、全球最大的醫療護理床生產商林奈特(LINET)集團、打印管理軟件Y SOFT公司和液相色譜儀器生產商ECOM公司參展等。
“就像是進入科幻電影里一樣,僅僅一個展館,已經用手機拍到20多種機器人。”在高交會現場,來自德國的費里克斯通過時空壺AI同聲翻譯耳機進行“無延遲”交流,他說:“中國的科技成果讓人感受到美好。”
已經參加五屆高交會的比利時客商吉尼奧說:“參加高交會不僅可以看到新技術和新產品,也能了解更多行業風向。”
在高交會現場,匈牙利展臺展示了最新的電動汽車和輕型運動飛機。匈牙利經濟發展部國務秘書蓋爾蓋伊·法比安表示:“匈牙利與中國的貿易和合作關系發展迅速,參加高交會不僅可以加強雙邊合作,也為我們提供了發現新服務和新技術的絕佳機會。”
當今的中國和世界主要國家都將科技創新確立為發展戰略的重心,對高交會而言意味著巨大的發展機遇。高交會不僅將吸引海外先進技術落地中國,也將支持國內技術走出國門、惠及世界,真正發揮全球性科技創新交流平臺功能。
越辦越好的高交會,積極服務國家對外開放發展戰略,展示全球前沿科技成果和產業發展趨勢,培育開放的創新“生態”,讓科技惠及世界。高交會成為一扇具象窗口,映射著中國持續深化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有力舉措、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新成果、致力于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協作的滿滿誠意。
- 上一篇:全國首家“工匠園”坪山開園 粵
- 下一篇:前海綜保區前10個月外貿進出口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