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下午,由深圳工業總會創辦“五洲工業發展論壇”在深圳廣電集團演播大廳隆重舉行,以“開創工業立市新格局 爭創制造強市新優勢”為主題,共探工業發展新趨勢。同期,深圳工業總會聯合十一區政府(新區、合作區管委)及相關機構舉辦的第六屆深圳國際品牌周開幕式舉辦。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裴蕾、市政府副秘書長李卓文、市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賈興東、市政協科教衛體委員會主任吳思康、市科創委副主任婁巖峰、市工信局副局長譚岱、羅湖區副區長肖嘉睿、寶安區副區長朱云、深圳廣電集團總編輯劉璋飚,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主席團主席、深圳工業總會會長吳光權,廣東省政府資深參事、深圳工業總會常務主席王肇文,以及市、區有關部門、行業協會領導出席。
工業是立市之基、強市之本
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在視頻致辭中表示,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制造業的發展,明確提出堅持制造業立市之本,增強現代產業體系競爭力。今年,深圳相繼出臺“20+8”產業政策、工業經濟增長30條等重要措施,體現了深圳開創工業立市新格局,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集群的決心,也必將對未來經濟發展注入強勁的動力。
深圳工業總會最高顧問、原國家航空航天工業部部長林宗棠在深圳工業總會成立20周年之際專此發來賀信,充分肯定深圳工業總會二十年成績斐然,成為全國工業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區域性社會組織,受到各級政府的肯定和企業的信賴,為深圳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李卓文在第十一屆五洲工業發展論壇致辭中指出,工業是深圳的立市之基、強市之本。近期,市政府陸續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深圳工業經濟穩增長提質量的若干措施,以及關于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等重磅文件,將制造業作為產業發展的引擎,進一步明確了構建深圳現代產業體系的新定位和新要求,充分彰顯了深圳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的決心。品牌建設是打造高質量開放型經濟體系的著力點,也是企業的核心價值與競爭力的綜合體現。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形成了良好的品牌生態,涌現出華為、比亞迪、大疆等一批在國內外都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國際品牌。本屆五洲工業發展論壇與深圳國際品牌周的舉辦,將進一步凝聚品牌共識,匯聚各方力量,推動深圳制造向品質卓越和品牌卓著邁進,為深圳工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為工業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支招
“工業立市、制造強市論壇”上,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第十六、十七屆中央委員、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李毅中發表了“工業制造業的使命和擔當”主題報告,圍繞大變局新形勢下穩經濟穩增長工業擔當重任、建設制造強國“十四五”要有新進展新突破以及深圳市開創工業立市新格局、爭創制造強市新優勢樹立了榜樣三個方面展開。在上半年國際經濟格局發生巨變、國內疫情不容放松的形勢下,制造業拉動作用不斷顯現,有效拉動了GDP的增長。要想實現全年經濟預期目標,工業責任重大。建設制造強國“十四五”要有新進展新突破,要在大變局下重新審視我國工業發展的問題挑戰。要在提高創新能力、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深入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全面推行綠色低碳、提升優質制造以及提升工業領域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六個方面下功夫,促使我國工業取得新突破。李毅中部長充分肯定深圳工業經濟發展所取得的成績,同時提出存在的不足和改進的導向,希望深圳重視增量,更重視提質降本,發揮本土優勢,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大有效投資,實際增長應爭取等于大于GDP增長,提高投資強度與全國相適應。
算力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提供強大驅動力
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國際量子研究院院長、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俞大鵬發表《量子計算,任重道遠——量子行動在深圳》主旨演講,他表示算力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提供了強大驅動力。每次科技革命、技術革命和工業革命都會有一批強國崛起,現在到了第四次工業革命——也就是信息時代,中國應當抓住機會,崛起成為科技大國。量子計算是個挑戰世紀能力的系統工程,目前中國在技術研發方面還存在許多短板,希望科學家們要注重應用領域,希望國家做好戰略人才儲備。
集群發展是深圳制造強市的路徑選擇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發表《深圳制造強市的戰略定位及路徑選擇》主題演講。深圳制造強市是解決“深圳問題”的綜合方案,現在深圳面臨制造業外遷、增長下降,制造業對整個經濟的貢獻率也呈下滑等問題。疫情三年對于經濟的沖擊,各界都充分意識到制造業就是基本盤,發展制造業極為重要。深圳今年推出的工業立市方針、20+8產業政策、穩工業措施等重要文件,就是一個系統化的解決方案,目的是為了解決以上的問題。深圳制造強市是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戰略手段,目前強國都在爭先發展先進制造業,將其視為當前大環境下轉危為機的關鍵。同時先進制造業作為科技創新的載體,也是產業鏈重構的焦點。集群發展是深圳制造強市理性的路徑選擇,集群化可以高效的融合價值鏈、產業鏈、人才鏈等要素,并加上創新的外衣、學習的曲線,是符合產業規律的路徑選擇。
數字基礎設施推進工業數字化轉型
華為云CTO辦公室行業數字化總監王瑞發表《共筑數字基礎設施,推進工業數字化轉型》主題演講。數字經濟的核心,兩個“升級”是關鍵。一個是行業生產力載體的升級,第二個是知識生產體系的升級。知識生產體系就是通過數據加工知識,以增量的行業知識賦能行業生產力的邏輯。工業生態的變化,可以概括為工業裝備的數字化和工業網絡的標準化。工業裝備產生的數據可以被采集、可以匯聚到云端,也可以進行知識加工。
中國品牌迎來發展新格局
“粵港澳大灣區質量品牌高峰論壇”上,每年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發布全球品牌價值500強的國際著名品牌價值評估咨詢機構Brand Finance聯合深圳工業總會獨家“2022年中國品牌價值500強”中英文榜單,Brand Finance中國公司聯合創始人、總裁陳憶登對2022年最具價值中國品牌500強報告進行解讀,分析中國品牌發展新格局。過去26年發生了全球無形資產顛覆有形資產的過程,到2022年8月底,全球無形資產的占比已經超過了有形資產。這個世界實際上是被知識產權、IP、品牌價值、商譽等各個無形資產控制的,這也就是我們為什么要研究無形資產。品牌價值非常大,它會推動企業的總營業額,此外,更為重要的是品牌強度,這也是為什么要研究品牌、創新品牌的原因所在。品牌的最終目標是把資源進行融通,品牌的所有工作是為了量化成一個財務指標,應該把品牌工作和財務指標進行結合。
科特勒咨詢集團全球合伙人、中國區總裁曹虎發表《品牌4.0:數智化時代的品牌之道》主題演講,他表示在這個數據變成信息,信息變成洞察,洞察變成決策,決策驅動服務的時代,品牌變得更加重要,這是因為信息化時代,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所有企業的經營工作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吸引消費者選擇,這也是品牌運營的目的所在。品牌要隨著時代變遷不斷創新,以適應年輕化的市場需求。同時,品牌要適應數字化、數智化帶來的商業模式變革,要引導消費者做出決策。品牌培育還要面臨財富極端化和通貨膨脹的問題,要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實施消費分級。要塑造高價值品牌,則要堅持高效果、高可靠、高感動的基石。
絲路視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萌迪發表主題演講《數字時代下的工業與藝術》。智慧是科學家干的事情,而絲路視覺的追求是讓智慧看得見、讓科學看得見。
浦發銀行深圳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高漢澤發表主題演講《浦發銀行科創金融實踐與探索》。浦發銀行近三十年的的潛心經營和積累概括為四個特色:全周期以貸贏未來、廣交朋友搭平臺、金融科技賦能科技金融以及以產業金融思維做好科技金融。
深圳國際品牌周開啟灣區品牌盛宴
品牌作為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體現,日益受到企業的重視和社會的關注。2017年4月,率全國之先,經深圳市政府同意,深圳工業總會聯合十一區政府(新區、合作區管委)及相關機構舉辦“深圳國際品牌周”,并作為“中國品牌日深圳地方特色活動”納入國家年度“中國品牌日”活動序列,迄今已連續舉辦五屆。
8月24日—8月30日舉辦的第六屆深圳國際品牌周以“創新引領、品牌賦能、文化奠基”為主題,采用線上線下同步啟動、有機融合等方式,舉辦粵港澳大灣區質量品牌高峰論壇、品牌成果發布、十一區特色主題活動、品牌專場活動、直播嘉年華等近三十場活動,參與受眾將超百萬,時間持續 7-10天,活動覆蓋面廣,時間跨度長。未來一周,第六屆深圳國際品牌周將在深圳、粵港澳大灣區掀起一陣品牌狂歡熱潮,打造一場粵港澳大灣區品牌盛宴。
深圳工業大獎正式啟動
在第十一屆五洲工業發展論壇上,深圳工業界最高榮譽之稱的第六屆“深圳工業大獎”申報正式啟動,該活動旨在樹立工業標桿,大力弘揚工業精神,營造重視實體經濟的社會氛圍,充分發揮深圳工業企業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中的重要作用。
“深圳工業大獎”迄今已開展五屆,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中集集團董事長麥伯良、邁瑞董事長李西廷等45位工業家和比亞迪、邁瑞、中集等49家企業榮獲“深圳工業大獎”稱號。第六屆“深圳工業大獎”啟動,將推動工業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 上一篇:多項品牌建設、科技創新成果重磅
- 下一篇:期望而來,滿載而歸!“知識產權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