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從九個方面系統部署了2024年經濟工作,首要任務是“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2023這一年來,深圳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碩果累累,企業研發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的比重位居全國第一,國家創新型城市連續4年排名全國第一,“深圳-香港-廣州”科技創新集群連續4年排名全球第二。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
企業創新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
那么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在激發創新方面
有哪些創新活力?
1月16日,經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創新力榜單專家評審委員會全體委員認真審議,評審通過95家企業、45位個人入選“2023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創新力榜單”。
其中
創新成就榜
華大智造、德方納米、光韻達等35家企業入選
高成長創新榜
北科生物、華信天線、晶揚電子等40家企業入選
未來創造之星榜
思坦科技、深研生物等20家企業入選
創新杰出人物榜
航盛電子楊洪董事長、大族數控楊朝輝董事長等45位企業家入選
本次評定會議由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創新力榜單專家評審委員會主任、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主席團主席、深圳工業總會會長吳光權主持,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創新力榜單專家評審委員會主任特別顧問、廣東省人民政府資深參事、深圳工業總會創辦人、常務主席王肇文,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創新力榜單專家評審委員會高級顧問、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學術總監樂正,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創新力榜單專家評審委員會執行主任、深圳工業總會主席團執行主席、執行會長吳麗,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創新力榜單專家評審委員會副主任: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程穎博,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競爭力研究院、廣東創新競爭力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鐘紹偉,以及評審委員會委員及代表出席會議。
2023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創新力榜單審定發布活動是由深圳工業總會聯合廣東省灣區新經濟研究院、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力合科創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商報、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等機構共同舉辦的一項旨在展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趨勢和創新成果的公益性活動,每年評審一次,分設企業和個人兩大類,其中企業設“創新成就榜”、“高成長創新榜”、“未來創造之星榜”,個人設“創新杰出人物榜”。
本屆“榜單”企業申報總體概況
本屆榜單活動于2023年3月10日啟動申報。經初審,符合入圍條件候選的企業共140家,候選人物名單60位。
候選企業中涵蓋了軟件與信息服務、生物醫藥、高端醫療器械、電子信息等2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8大未來產業以及其他行業,涵蓋的行業內,軟件與信息服務、生物醫藥、高端醫療器械等產業集群企業綜合實力顯著。
候選人物名單中,碩士及以上學歷39人,獲得區級以上高層次人才認證有31位,包含一批深圳市孔雀計劃、千人計劃、青年科技獎、地方級領軍人物人才,他們對行業技術發展發揮了引領作用,做出了積極貢獻。
本屆“榜單”主要呈現以下顯著特點
企業綜合實力較強
有19家國家、省、市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4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別為13家、52家。
戰略新興產業創新成果突出
本屆申報企業中,屬于20+8產業集群的企業占比86.4%,排在前三的分別是軟件與信息服務、生物醫藥、高端醫療器械。
創新能力持續提升
申報企業中,獲得國家、省、市科技進步、技術發明獎的企業有24家,占比17.1%;設立院士、博士工作站11家,占比7.9%;企業的知識產權總量達到20949件,已授權發明專利總數4407件,其中華大智造、航盛電子、大族數控等8家企業更是擁有上百件有效發明專利。
行業地位突出,帶動產業鏈融合發展
本次申報企業中,有6家企業主導或參與制定國際標準,39家企業主導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38家企業主導或參與行業標準制定。國內行業細分市場排名前三的有77家企業,如大族數控、德方納米、愛康生物等;國際行業細分市場排名前五的有11家企業。體現候選企業的行業地位突出。
持之以恒深耕細分行業的領頭人
本次榮獲“創新杰出人物榜”的45位企業家,大多是持之以恒深耕細分行業的創辦人或帶頭人。如大族數控董事長楊朝輝帶領企業開發的主要科研項目被認定為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主要產品在性能、可靠性上已達到行業先進水平,銷量在行業內保持領先地位,已連續十三年位列CPCA發布的中國電子電路行業主要企業榜單中專用設備和儀器主要企業第一名,其中“PCB機械鉆孔設備”2022年獲評“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
名單中也不乏有企業的核心技術骨干,帶領團隊在專業領域中取得重要突破。如華大智造首席執行官牟峰具有多年科學研究及科研管理經驗,主要研究方向為基因組學、遺傳學及生物信息學;承擔及參與國際、國家重大科技計劃項目共計17項,獲深圳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是深圳市國家級領軍人才。
評審會議上,專家評審委員會成員熱烈發言,圍繞如何進一步提升榜單的覆蓋面、影響力,以及擴大評審類別、優化評審標準等多個方面進行交流。
王肇文特別顧問在發言中對秘書處的工作提出要求,立足中央對深圳“先行示范區”和大灣區“核心引擎城市”的定位,發揮“敢為人先”特區精神、“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帶動作用。要進一步擴大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創新力榜單活動覆蓋面,與珠三角其他城市建立聯絡點,增強外拓意識。以進一步優化提升榜單質量,提高榜單及企業影響力,促進榜單活動再上新臺階。
吳光權主任在總結講話中,代表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創新力榜單專家評審委員會對全力支持榜單工作開展的各位專家委員表示感謝,并就接下來的工作提出具體要求:立足新定位,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借助多方面力量,進一步擴大榜單活動覆蓋面和社會影響力。加強后續服務,注重發揮榜單活動帶來的“長尾效應”,上榜只是開始,榜單評審促進了科技企業成長和科研成果的轉化,秘書處同志要多開展走訪調研,深入了解企業訴求,為企業提供有成效的深度服務,助推企業發展。結合專家委員的意見,認真總結經驗,繼續優化“榜單”評審機制,使榜單活動再上新臺階。
“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創新力榜單”評審發布活動自2020年開展以來,迄今已經舉辦了四屆,活動影響日益擴大,深圳市以外的大灣區其他城市的申報企業逐年增加。按照中央對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和“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城市”的定位,未來,“榜單”活動將繼續立足深圳,輻射灣區。
- 上一篇:2023年“品牌經理”高級研修班順
- 下一篇:弘揚工匠精神 技能成才報國,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