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培育發展都市圈進入國家視野。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編寫出版的《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2019》多次“點名”廣州、深圳都市圈,還提及惠州、東莞、佛山等大灣區城市,并推廣廣州等都市圈的典型案例。
與之相印證的是,6月5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公布的《廣東省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明確提出,推動廣州都市圈(包括廣州、佛山、肇慶、清遠、云浮和韶關)、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東莞、惠州、河源和汕尾)、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深度融合。這是近期廣東省公開文件中首次透露廣州、深圳兩大都市圈的具體范圍。
不同于過去廣佛肇、深莞惠等經濟圈以各成員城市合稱命名,此次國家發改委及廣東省發改委提及廣深兩大都市圈時均以中心城市稱呼。加上前不久廣東省委、省政府也在文件中“點名”廣州、深圳等全省五大都市圈。這意味著,廣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的名稱和范圍已經基本沒有懸念。
以廣深為龍頭,兩個4萬億級的超級都市圈正在浮出水面。“大廣州”“大深圳”呼之欲出,珠三角與環珠三角協同發展的格局進一步明確。
6月9日,惠州市發改局在《惠州市稔平半島發展規劃(2020—2035年)》(公示稿)中提出,依托惠州“豐”字交通主框架,全面融入深圳都市圈建設,加快推進交通設施互聯互通、科技產業共建共享、濱海旅游聯合開發、生態環境同保共治、社會治理互鑒聯動,共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都市圈。
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等多名專家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以及廣東建設都市圈,既有利于廣深這樣的超大城市提升城市能級和輻射力,也有助于惠州、東莞等近鄰與中心城市加速同城化。
- 上一篇:助力實體經濟!深圳將打造“兩個百
- 下一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圳指引》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