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今年,粵港澳大灣區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作為直接對標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等三大世界級城市群的新興灣區,它的建設意味著粵港澳區域合作全面深化升級。
9月27日,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質量高峰論壇”在深圳五洲賓館召開,以“質量引領,融合發展”為主題,匯聚來自廣東、香港、澳門等地的政府領導、質量專家、工業領袖、商界精英300余人,共議粵港澳大灣區時代背景下的質量發展戰略。
以下為原國務院參事、國家十年《質量發展綱要》起草組組長張綱主旨演講內容:
“創新是質量提升的第一動力,創新是研發技術、管理、方法、模式的變革,它注入的是驅動力,質量體現的是競爭力,所以質量與創新共同作用才能形成可持續生產力。只有創新沒有質量,創新就體現不出價值;只有質量不搞創新,質量也體現不出利益。” 在本次論壇的主旨演講中,原國務院參事、國家十年《質量發展綱要》起草組組長張綱說。
質量體現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質量水平與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的質量特征性指標高度關聯,主要體現在質量水平與人均GDP高度同向、質量水平與結構優化高度同向、質量水平和經濟效益高度同向、質量水平和品牌強度高度同向和質量提升與創新發展高度同向五個方面。”張綱在主旨演講中如此表示。
他說,質量水平越高的地區,人均GDP水平越高;經濟越發達的地區,質量水平越高;想要成為強勢地區或者強勢國家,必須提高質量。
張綱概括,質量是經濟指標的綜合反映,質量是競爭能力的核心要素,質量是國家強盛的關鍵內核。
質量引領國際一流大灣區建設
張綱認為,在國際一流大灣區建設中,我們應該用“質量引領”這樣的理念。
更優的產業結構布局,要構建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形成以技術、技能、知識等為要素的質量競爭產業的結構優勢。這次指導意見提出一個全新的產業結構新概念——質量競爭型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的高質量應當包括高度的互聯互通和高水準的運行效果,實現高質量必須用高標準引領,推動我國標準化與國際化進程。”
張綱進一步表示,對大灣區的建設本身而言,品牌建設現在至少有培育產業品牌、培育知名品牌示范區建設和以質量技術服務為核心三個抓手,在一流大灣區建設中能夠持續發力。
- 上一篇:中國科學院院士俞大鵬:石墨烯大單
- 下一篇:陳宣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