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頂端品牌評價機構Interbrand中國區總經理姚承綱:《數字化時代的品牌建設》專題演講
姚承綱:各位領導,各位企業的朋友,今天下午好;非常高興,我們到這邊跟各位分享我們對于品牌建設的觀察,我今天是有一個演示文稿的,所以大家可以看著這個演示文稿聽我講。Interbrand是全世界最大的品牌咨詢機構,在中國我們會發布最有價值的品牌排行榜,我們很高興,深圳的一些企業,華為就是我們服務很多年的客戶,包括它的logo都是我們設計的,在全球都被認為是很好的視覺識別系統,在全球五百強里面我們服務60%以上的客戶,在中國我們服務不同類別的大中小型客戶。今天我講的主題是數字化,但是我在講數字化之前,我想補充前面幾位領導特別講過的品牌的一些話題,品牌我們說了很多,品該到底是什么?從商業的領域來看,我們為什么會有兩個榜單,一個叫財富五百強榜單,更多的是幫助大家看到企業今天的價值,品牌的榜單,是幫助你看到品牌未來的盈利能力,在品牌榜單上,在過去十年一直占據第一位的品牌,它的總裁曾經說過一句話,你明天可以把我全世界的工廠都干掉,把我全世界的資產都能夠抹掉,但是只要把這個品牌留住,我照樣能從全世界的銀行里貸款,我照樣能在廢墟上重建商業帝國,我照樣能讓消費者買我的產品,只要你把品牌留給我。所以這就是品牌的力量,這就是品牌創造的價值,各位,咱們現在的企業里面,所有做的事情只是在為一樣東西服務,就是在為品牌服務,所以這就是我對品牌這件事情所做的補充。
面向未來我們怎么樣做品牌?今天時間關系,我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們作為品牌咨詢機構的觀察,在座的各位,我看到將近一半的人頭低著,因為你在發微信,你在玩手機,其實這就是數字化給我們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看到,其實在兩年前,在北京英國大使館門口,你已經看到二維碼,這就代表一個國家對于數字化的關注,一個很小的改變,但是你其實可以看到,每一個不單單是企業,包括國家,都非常快速的意識到,數字化所帶來的創新,所以作為一個企業來說,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去抗拒數字化,或者這個企業還不夠大,可以慢慢地去看這件事情,但事實上,真的不是這樣,很多事情的格局都是被潛移默化當中改變。
在數字化的世界里,其實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快速發展的趨勢,作為企業來說,我們希望大家都能夠不要忽視這些趨勢,因為這些是改變很多社會格局的。我先介紹第一個,我們所有的企業,最后要盈利,深圳為中國創造更好的國家形象,或者是城市形象,都要關注很多市場,消費者發生變化,因為最終這些產品和服務其實都是賣給用戶的,賣給客戶的,所以他們是你們應該關心的核心主體,我們看這個市場,當我們很多時候,在傳統的對市場進行理解的時候,你會發現,我們先說第一個,年齡和性別,這些傳統的人口統計的特征其實越來越不重要,在中國,年齡的大小其實不太那么重要,我們剛才聽到咱們的部長都在家里用3D打印,很多東西真的是用年齡判斷的嗎?而且性別也越來越不重要了,在中國大家有很多例子都可以知道,男性和女性之間的差別越來越小,所以這是數字化時代會帶來很多的不同感受,消費者成為真正的媒體主導,如果你今天還相信,你通過購買電視媒體,通過購買平面媒體,你就能主導消費者的思考的話,那你錯了,第二點,消費者自己要成為媒體的主宰,他會成為自媒體,他越來越多的會創造更多的口碑,他們最相信的是品牌的口碑,不單單是你告訴我你會做什么,第三越來越多的客戶忠誠度降低,這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因為選擇越來越多,同樣在深圳我們的裝飾行業很豐富,忠誠度越來越低,移動的平臺會逐漸和電視或者和其它平臺,越來越多的生遷移,整個互聯網的趨勢是移動的,其實桌面電腦在過去一兩年里,它并沒有非常大的增長勢頭,而移動,在座的每一位手里拿的手機,它是互聯網時代最關注的經濟,所以請各位把思考放到移動上去。第五是碎片化的趨勢,我們接受的信息越來越碎片化,但是這些信息是非常碎片化的,你已經沒有再多的時間去讀完一本書,但是在微信微博上會看到很多條140字以內的信息,第六是新的檢測方式和指標,很難用傳統方式監測品牌的運作,不能再簡單的用知名度來看品牌是否成功,要用更多的指標自己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品牌建設的效果怎么樣。第七個指標是越來越多的競爭會變成最后一公尺的競爭,也就是說我們通常有很多品牌的努力建設工作,特別對于消費品來說,但是跑到最后的終端零售環節,很有可能70%的消費者會在終端改變自己的購買行為或者是購買決策,所以在終端怎么樣抓住消費者的心,這是這個時代會發生的變化。第八個是消費者更注重會不會跟他產生緊密的互動,更希望融入到品牌建設過程中。
最后一個是數據化會成為所有營銷的平臺,對于品牌來說,大數據真的能夠幫助你精準的了解收集消費者的信息,用戶的信息,從而分析出它的些行為,并且可以更精準的跟它溝通、傳播,建設品牌,所以我們看到在數字化時代,你面臨很多變化,面臨很多挑戰,它是以前這個時代并不具備的。
今天跟大家簡單分享五個品牌建設將來必須要思考的問題,而且改變很多企業在建設品牌方面的格局,這是我們得到的心得:
一、請各位重新思考你的消費者,因為別人在給你的品牌創造價值,消費者實實在在是你的客戶,是企業盈利和生存發展的源泉,所以請重新思考你的消費者,我們傳統方式經常會這樣定義消費者,18到60歲的人,女性為主,有很多人口統計學的特征描述消費者,像今天的主持人剛才問一位服裝品牌的老總,說我還有部長,還有您,我們三位哪位更適合穿?事實上這是三位完全不一樣的人,都可以穿這個服裝,但是他們分別的訴求在哪里,他們分別期待這個品牌帶給他什么樣的感受,主持人所代表的心態,是要在更亮麗的地方展現,但是作為部長,可能特別需要的是體現出內斂,大氣、端莊的風格,所以每位風格不一樣,我們怎么樣更好的探索消費者的需求,高端并不是一個細分市場,高端可能有很多個細分市場,哪怕家裝行業,請你更多的了解他們的需求,這些需求遠遠超出年齡性別,再不要說我的目標是年輕人,年輕人有很多種,所以大家要更深入的了解你的目標用戶和目標消費者。你可以看到,有很多新的方法,這叫大數字聆聽的方法,它可以在互聯網上,中國有6.12億互聯網使用者,有很多商業價值的基本都上網了,可以用更準確的,或者更新穎的方式聆聽這些人,可以知道他們到底平時的喜怒哀樂需求是什么,包括你也可以知道,他們對你品牌的反饋和評價,這樣你才能把品牌的創新做到有方向,因為我的創新和你的創新都是不一樣的,創新這個詞說的太多,但什么叫創新,每個人心中可能都有不同的含義,所以了解你的消費者,用新的方式去思考他們的需求,思考他們之間的關系。
二、企業里面有很多職能,有很多部門,便于管理。在數字化時代并不是這樣的,在數字化時代一定要思考的是以終為始,對他來說你做個廣告,我接觸了你的品牌,你的產品和服務也是他接觸的觸點,但是很可惜,在很多企業里面,傳播是歸市場部管的,但是消費者和用戶是不管這么多的,對他來說,都是對品牌的看法,所以在數字化時代,由于消費者更快速的,或者說和以前不同的方式,在接觸品牌,了解品牌,評價品牌,所以逼迫著企業以終為始的為用戶創造完整一致的體驗,而不是以企業的角度出發,各個部門各司其職,最后可能給到最終用戶的體驗是不一致的。同樣數字化也打通了很多媒體,再也沒有一種媒體說我做戶外就夠了,做活動就夠了,可能數字化是真正幫助傳播形成最大聲量的方式,我們都知道,前一陣子我們的國母在用一個手機拍照,這個手機就是深圳一個自豪的品牌做出來的,從前到后最主推的方式就是數字化,聲量我們看到都是千萬級的,沒有做一個電視廣告,沒有做一個戶外傳播,就靠數字化達到了非常高的到達率。所以大家一定要思考的是,我們的企業現在的組織架構是否是最合適的,在現在世界比較領先的品牌公司里,他們已經創造出了新的部門,這個部門的名字叫用戶體驗部門,這個部門直接向CEO匯報,它的用處在于最終的用戶者體驗來反過來看哪個部門有問題,所以很多趨勢由數字化帶來的。我們真正要以用戶,以客戶為中心來思考我們創造什么樣的品牌體驗和溝通方式,千萬不要認為品牌觸點只是品牌傳播。
我們通常在講數字化,我們很多人的誤區太大了,你可能認為就是建立官方的微信微博網站,可能就是買一些網站的廣告,但是這遠遠不是數字化,數字化在左側里告訴你數字化傳播更廣泛的含義,所有的數字化未來都會影響或者改變很多企業的運作方式,甚至在未來三五年內再也沒有數字化這個詞了,因為什么都是數字化的。
三、中國特色的數字化更有社會性,中國人每周在互聯網上的時間比很多國家更多的,所以一定知道這個載體的重要性和力量,它目前是第一位的。中國的消費者相比其它的國家,在互聯網上更愿意參與,相比其它的國家更社會化,因為互動的程度更多,消費者非常愿意在網上表達,人均在表達的數量是美國的三倍,中國消費者更移動,更愿意用手機去操作,沒有一個國外數字化品牌在中國生存的很好的。
四、媒體開始被重新分類,在傳播的角度也請各位考慮一個變化,傳統來說,只要是企業工作的人都會見到,這是最傳統的媒體投放方式,但是現在整個中國社會的媒體已經不再這么分類了,因為現在中國社會的媒體,已經不都是買得到的了,所以我們可以把這些媒體重新再進行分類,我們分類為自有媒體,付費媒體和獲得媒體,所謂自費媒體是單向溝通的,現在越來越多企業有很多自有媒體,如果微信有一萬個粉絲,平均每一個粉絲都能影響五十個他的朋友,所以你已經成為一個很重要的自媒體,已經很難有一個官方機構控制自媒體,因為整個時代在往前,很難購買媒體,但是可以控制自有媒體,可以引導獲得性媒體,很多人把社會化媒體叫做獲得性媒體,因為口碑很難買,必須要建立和引導,我今天說蘋果不好,可能還輪不上蘋果說我不好,就有一堆粉絲說是我不好。所以新的媒體分類方式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并不是所有的媒體都能買的,而且我們怎么樣真正的在獲得性媒體上,自有媒體表現得更出色。
五、衡量品牌建設的方法和指標,傳統來說,我們品牌會關注覆蓋和頻次,以前我們更關注曝光度,現在我們更多的關注是跟消費者之間的體驗和參與度,以前我們說這個創意很好,現在說這個創意能夠引發溝通的想法。
品牌理念我們相信,要做好一個品牌真的不是一蹴而就,它是從產品品質,服務品質和消費者用戶在感受品牌體驗的全過程怎么樣控制好它,要比別人做得更獨特,更好,其實這是一個全品牌體驗和全觸點的管理,我們企業從內到外的每一個部門都是在做這樣的工作。但是品牌的核心意義從未改變,只要是品牌都是要為客戶創造價值,我們說創新,我們說提高品質,但是為什么要創新?為什么要提高品質?因為最終我們要為用戶創造價值,我們要為社會創造價值,我們要為國家創造價值,這是我們所有做這些行為都是品牌的核心,品牌最終為用戶,最終為社會創造更高價值,這就是品牌的核心含義,反過來說,你必須要更好的了解他們,更好的以他們為核心創造更加的客戶體驗產品和服務,所有職能工作最終都是為了創造一個品牌,最終我們的品牌要創造什么,我們的品牌不在于告訴世界你想要成為什么,而是要告訴顧客,為什么世界有了我們而與眾不同。這就是我今天所有要講的信息,因為我們是一家品牌咨詢公司。深圳是品牌,中國也是品牌,我們所有在做的事情都是回到剛才那一頁講的,品牌不是告訴世界我會做什么,而是告訴世界,我能給你帶來什么,由于你有了我們,你的世界會由此有了不同。謝謝大家!
- 上一篇:[指導點評]吳以環:打造深圳標準、
- 下一篇:[獲獎感言]卡爾丹頓董事長嚴小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