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1日發布數據,11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4%,同上月持平,這是該指數19個月來最高值。
從12個分項指數來看,同上月相比,生產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產成品庫存指數、采購量指數、進口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呈現回升;其余各指數有所回落。
具體來看,生產指數為54.5%,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為52.3%,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新出口訂單指數50.6%,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采購量指數為53.6%,比上月回升0.9個百分點;購進價格指數為52.5%,比上月回落0.8個百分點;從業人員指數為49.6%,比上月回升0.4個百分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分析認為,PMI指數與上月持平,預示未來經濟增長總體平穩;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明顯回落,則反映企業對未來市場前景比較謹慎;出口訂單指數回升,預示未來出口增長走穩;綜合企業預期、投資、消費、出口等市場需求方面的情況,經濟平穩增長態勢已初步確立。
來自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分析說,經歷連續四個月小幅上升后轉為平穩,顯示我國經濟運行進入平穩增長區間。
然而,經濟運行步入平穩區間并不代表“穩步上行”。一個重要指標是11月份中上旬發電量同比增速較10月份明顯回落,顯示三季度以來的補庫存周期基本結束,未來經濟或將緩步下行。
事實上,潛在增長率放緩已經在各方獲得越來越多認同。近日發布的央行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也指出,比當前略低一些的經濟增速也可以實現就業需要。盡管如此,分析人士稱,經濟增長動能具有一定慣性,短期內GDP增速將保持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