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IT峰會主題演講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原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快人快語,大量的信息、大量的分析,再加上他的幽默將現場氣氛帶動起來了。
鄔賀銓在演講中談到,移動終端的演變非常快,十多年前手機只能聽說,2003年可以手寫輸入,2004年可以錄音,2005年可以看電視,2007年可以上網絡,2008年有了觸摸屏,2009年有傳感器。有些公司開發了語音翻譯,你這邊講中文,你朋友同時聽英文。互聯網面臨新一輪換代,現在是大數據時代、后網絡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不出十年,我們將進入后摩爾時代、云計算時代。
鄔賀銓表示,我們現在面臨的是大數據時代。中國工商銀行一年積累數據5TB。今年全球平均每個網民每個月下載10GB,現在全世界新產生的數據量年增40%。預計未來信息產業主要收入都依賴新的創新平臺,移動服務和移動應用大概占了整個消費者消費支出的47%,所以移動互聯網將會主導未來IT產業的發展。
鄔賀銓認為,ICP商業模式是靠聚集人氣,后向收費。360主業對網民免費。騰訊用免費微信顛覆自己的QQ。過去大家認為羊毛總是長在羊身上,現在看到羊毛長在狼身上。現在跨界融合白熱化,賣手機的希望找運營的,搞運營的希望找賣手機的。所以說現在跨界融合呈現白熱化,誰都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