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如果在日本日立公司員工的面前,說“日立電視有多好”、“20年前的日立電視到現在還能用”的話,日立公司的人會有些尷尬,因為他們已經放棄家電產業了。
“日本家電”,這個標志著全球傳統家電產業最高端、最優秀、最有保證的代名詞,正不可遏止地滑向“死亡”。
2008年以來,日本家電企業在黑電、白電全線潰退,電視機產業虧損最為慘烈。從2009年起,日本已從家電出口國成為進口國。2011財年,日本家電的三大巨頭索尼、松下和夏普共虧損1.6萬億日元(約合1283億元人民幣)。索尼連續4年虧損無計可施,夏普的巨虧“百年一遇”,而松下的虧損額度更是創造了全日本企業中的新高。
寒流兇猛,巨債壓身,海外市場流失,中韓企業持續打擊,夏普第一個扛不住了。中國臺灣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曾表示:“如此低的股價,鴻海完全有能力完購夏普。”日本著名管理學家、經濟評論家大前研一甚至指出,不排除日本國民家電品牌索尼、松下被收購的可能。
不再做家電,已經成為索尼、松下、夏普的無奈選擇。如果這樣,日本不得不像當年承認紡織、鋼鐵輝煌不再時一樣,默默地哀悼“日本家電”金字招牌的死亡。這些企業正將自己的家電制造外包給他國貼牌生產企業并紛紛轉型,他們或將在能源、醫療等其他領域東山再起,但對于正在遭受來自多渠道下行沖擊的日本經濟來說,本土“家電之死”無疑是其國之大慟。
與此同時,來自中國臺灣的鴻海集團毅然站在世界家電生產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