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深圳市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協會聯合深圳市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研究院共同編制的中國首個《城市物流質量評價指標》(簡稱《指標》)正式發布。根據該指標對全國40個城市的物流質量進行評價,深圳以微弱優勢超越廣州、上海,居榜單首位。
據介紹,《指標》設計了產業政策、營商環境、基礎設施、產業水平4個一級指標,以及16個二級指標和49個三級指標。《指標》總分為100分,其中24分為官方數據(官方發布的統計數據)得分,76分為調查問卷企業評價得分。
根據《指標》,市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協會項目組委托專業調查公司,對19個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14個區域性物流節點城市和7個區域性物流發達城市,共計40個城市的物流產業進行調查統計。
根據評價結果,40座物流城市中,深圳、廣州、上海、北京、天津分別居于排行榜前五位,分別得到76.68分、76.49分、75.34分、73.63分以及73.21分。
市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協會秘書長鄭艷玲表示,國外對城市物流的研究由來已久,但國內才剛剛起步。新的《指標》是在華盛頓世界銀行總部的指導和幫助下完成,借鑒了世界銀行和美國相關指標內容,并結合中國物流實際發展情況而推出,不僅填補了國內行業空白,也標志著我國發展城市物流產業進入到標準化、規范化的新階段。
對深圳以微弱優勢居國內40城市之首,鄭艷玲表示,雖然深圳在港口、機場、鐵路等旅客和貨運吞吐量上并不領先,但在公路貨運、倉儲資源、產業政策環境、政府服務等方面具有優勢,綜合評定下來才有了這一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