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國家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發改委公布了全國第一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深圳等28個城市或區域在列。
記者日前從深圳發改委了解到,深圳此次定下的目標是在2013至2015年間再推廣3.5萬輛新能源汽車,數量與北京并列第一。這個數字引起了廣泛熱議,持悲觀態度的人認為,在2009至2012年的前一輪推廣期中,深圳最初的推廣目標是3.4萬輛,但最終只完成了5000多輛,如何能在不到3年的時間內再完成高達3.5萬輛的推廣目標?
然而,記者近日走訪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及政府相關部門發現,各方均信心滿滿。在他們看來,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完備的產業鏈條和豐富的產業集群,即將進入高速發展期,如果降低目標或者放慢腳步,最終只會損害多年來的產業積累。而按照深圳的經濟規模和前期準備來看,完全有能力完成3.5萬輛的目標。
技術基礎牢靠
可支撐3.5萬輛的推廣目標
“國家也很著急,這次定的總目標是在2015年前全國完成50萬輛的推廣目標。實際上,深圳完全可以擔當十分之一的任務量。”12月6日,深圳發改委相關人士向記者直言,下一步深圳計劃推廣3.5萬輛新能源汽車,這個目標并不高。
據了解,深圳將3.5萬輛的目標分解為1.6萬輛私家車和1.9萬輛公共用車,后者包括5000輛公交大巴、3000輛出租車、1500輛一般公務車以及環衛物流等專用車。“1500輛公務車推廣計劃由于公務車改革,很有可能要轉化為私家用車。”
在上一輪示范推廣期中,深圳作為首批“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和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雙試點”城市,已發展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投放量領先的城市,也成為全球將新能源汽車最大規模應用于公共交通領域的城市。相關統計顯示,截至今年10月,深圳示范推廣各類新能源汽車共計5640輛,其中純電動公交車達1279輛,混合動力公交車達1771輛;純電動出租車達800輛;純電動公務車達200輛,其余為私家用車。
經過4年的推廣,深圳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已逐漸完善,包括電池安全性能、續航里程、使用壽命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一位負責人舉例稱,深圳的第一批新能源大巴充滿電的續航里程最多只有180公里,目前續航里程已達到250公里,繼續改進下去新能源汽車的性能會越來越接近普通燃油車。
產業鏈條完整
期待市場“東風”再起
更為重要的是,深圳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和豐富的產業集群,這都為下一步推廣計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最上游的材料,到核心零部件,再到整車廠商,深圳企業均走在國內前列。自2009年以來,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年均增幅高達100%,2012年年底產值突破100億元大關。
在記者走訪過程中,鏈條上的眾多廠商均表示,已經做好了擴大生產、更大規模化應用的準備。例如,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將在明年再次擴大產能,在新廠區引進最新設備;深圳市欣銳特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年產能20萬臺套的制造基地,就等著市場的“東風”吹起。
10月1日,深圳市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成立,作為理事長單位的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瑤12月5日向深圳商報記者表示,在2009至2012年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期間,深圳市場投放的數千輛新能源汽車,整車及其核心零部件,基本上都由深圳本土企業提供。在電池、電機、電控和充電機等電動汽車四大核心零部件的生產企業中,深圳本土企業均有行業杰出代表。
李瑤表示,聯盟將在“合作、創新、共贏、發展”的宗旨下,致力于在新能源汽車企業與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之間,上下游產業之間建立有效運行的產學研合作新機制,實現聯盟成員的共同發展。此外,聯盟還將建立協作機制,形成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共性技術的研究平臺和持續開發能力,促進資源共享,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建設生態文明
深圳應有更大的擔當
深圳市發改委相關人士6日向記者表示,從深圳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基礎和產業鏈條的完整度上來看,深圳在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上應有更大的擔當。
市發改委的這位人士認為,其實,在深圳前幾年著力推動發展新能源汽車使用和產業發展的背景下,在深圳繼續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應該形成全社會的共識。“無論是在環境改善、污染治理,還是深圳作為我國的第四大中心城市、全國改革開放試驗田的角色定位上說,在今天這場偉大的新能源汽車工業革命當中,深圳都應該有勇氣和能力去擔當。”
市發改委相關人士還透露,深圳除將繼續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和產業發展外,目前還在探索建立汽車污染物排放的成本機制和獎勵機制,力求形成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良性激勵機制,并逐步建立完整的法律法規體系。
專家觀點
國家重大項目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談深圳發展新能源汽車
政府扶持還須“堅持一段”
深圳在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方面今后的路該怎樣走?為此,深圳商報記者7日下午電話采訪了國家86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咨詢專家組組長、原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王秉剛。王秉剛認為,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上領先全國的深圳來說,目前不應該懷疑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方向,而應該把握好這個機會,讓新能源汽車產業做大做強。
王秉剛認為,在當前的形勢下,尤其要認識到我們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無論是從環境治理、能源安全,還是中國汽車產業在國際上的地位突破等方面來看,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發展都相當重要。這一點必須讓全體國民都意識到。”
王秉剛舉例說,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國霧霾天氣的狀況日益惡化,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汽車尾氣導致的。因此,在公交車和出租車等公共交通領域優先發展純電動汽車的方向是肯定的。此外,我國去年的石油進口量已占到整體石油消費的58%,接近60%的世界警戒線,非常危險,嚴重威脅到我國的能源安全。
“此外,要實現中國汽車工業對西方發達國家的彎道超車,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是一條捷徑。”王秉剛認為,深圳這幾年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方面的成績有目共睹,目前深圳新能源汽車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從整車、動力電池到核心零部件生產,無論是技術還是質量、產量都是領先全國,在世界上也占有不可忽視的地位。這也是深圳市政府這幾年來不遺余力地推動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結果。
王秉剛認為,從扶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來看,政府“還是要堅持一段時間”。“因為雖然動力電池的生產成本降低明顯,但電池廠、核心零部件廠家前期的裝備、研發等成本投入巨大,如果沒有政府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要發展起來很困難。一旦政府扶持資金過早抽出或往下降,新能源汽車包括核心零部件廠家很難堅持下去。”
王秉剛說,雖然目前整個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力度前所未有,但從美國、歐洲一些國家來看,政府對這一塊的扶持力度并不比我們小。“我國的扶持資金和政策是階段性的,在目前這個階段,政府的支持力度還不能太低,否則達不到扶持的目的。而從深圳市政府來說,補貼的力度和政策的到位在全國都具有帶頭示范作用。這也是目前深圳在推動發展新能源汽車方面取得顯著成果的原因。”
?
王秉剛表示,一方面,政府扶持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腳步不要停下來,貽誤發展機遇不說,還可能對行業造成毀滅性打擊,使原有的優勢蕩然無存;另一方面,政府的扶持資金應考慮到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者、使用者、核心零部件供應商的利益均衡,讓產業鏈上的各方都有動力去推動新能源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