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深圳全面深化改革年,處于戰略機遇期的深圳,今年在科技創新領域將有哪些創新和改革舉措? 昨日,深圳市科創委主任陸健率科創委相關職能處室負責人接受了媒體采訪。
陸健表示,市科創委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圍繞改革計劃,以改革促創新,加快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創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形成充滿朝氣活力的綜合創新生態體系為目標,加強科技創新對深圳質量型增長、內涵式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
以創新理念贏得發展先機,以搶先布局獲取競爭主動,深圳創新驅動發展道路成為各地爭相“取經”的樣板。盡管如此,陸健也指出,目前深圳的科技事業面臨著一些瓶頸,比如隨著各地吸引人才的手段不斷加強,特區對人才的吸引力相對不如從前,高科技產業面臨人才相對不足;另一方面,深圳一直面臨著產業發展空間的掣肘,在科技資源配置、科技管理方式、科技投入方式、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綜合創新生態體系等方面還需要改善。
他著重介紹了今年科技工作幾項重點舉措,包括創新科技管理方式,發揮市場配置科技資源的作用;以創新科技投入方式促進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以信息化促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以核心關鍵技術創新搶占國際創新制高點,優化創新生態促進協同創新等五大方面。
“通過三個抓手,從不同層面的推進,使得全市高科技產業發展有一個比較良性的運作模式。”他介紹說,一是要發揮財政杠桿的作用,通過科研經費直接支持科研活動;二是要運用財政資金杠桿撬動銀行、保險、風投的資金投入到創新創業體系;三是產業空間布局上,深圳以產業布局相對集中的高新園區,來支持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這是在空間上布局產業的抓手。
改革舉措 1 }
改革科技投入方式
一直以來,在科技資源配置方面,存在政府和市場的邊界不夠清晰,科技資源的“孤島”問題。與此同時,政府科技研發資金總額有限,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始終存在,如何促成銀行、保險、投資、擔保等機構與企業互動,讓政府資金發揮更高效率,使得中小微科技企業獲得“源頭活水”——這成為擺在科技管理部門面前的頭號問題。
“現有的科技管理模式,主要是在政府層面上推進創新工作,今年我們有一個重要的改革思路,就是創新科技管理方式,讓市場更多介入科技創新。”陸健表示,政府將通過財政投入,通過科技和金融結合的方式,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源,使得更多資金往科研領域流入,同時梳理內部管理流程,讓科技研發資金的投入效率進一步提高。
他強調說,科技金融解決的是部分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其特點一是放大了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二是要求銀行在放貸時,盡可能改變以往“抵押貸款”的模式,通過知識產權質押等方式,幫助一些輕資產的中小企業度過融資難關。
具體措施方面,據科創委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說,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深圳不久前出臺了科研資金投入方式改革方案,用幾個億的財政資金撬動40億元專項貸款給科技研發項目,和以往單純的“無息借款”不同,中小企業可通過申請該項目,實現無抵押、無擔保的信用貸款。
二是和創投合作,市政府設立了30億的創投引導基金,目前已和很多創投機構開展合作。根據新的改革方案,將進一步激發創投機構參與熱情,對市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參股設立、以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早期項目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天使基金,每年從市科技研發資金中安排一定的資金,對被其投資的企業,配套給予最高50萬元的一次性資助。
深圳市是科技保險試點城市,改革方案還進一步加強了與商業保險公司的合作——用少量資金撬動商業保險資金。據該負責人介紹,深圳市每年將從市科技研發資金中安排一定資金,對已投保高技術保險的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企業予以保費資助,資助比例最高可達企業實際保費支出的50%-80%。目前已和六大類科技保險資金合作。
此外,記者了解到,深圳市還將改變對創新企業直接投資方式,對部分初創型中小企業試行股權投資。
改革舉措 2 }
虛擬空間“做文章”
一直以來,深圳面臨著產業發展空間不足的問題。
“實體發展的空間是有限的,互聯網發展的空間是無限的。”陸健說,以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一棟大樓創造了一個地級市的財政收入,代表了未來發展的方向;另一方面,現在人們的生活方式會一步步走向互聯網,因為生活方式決定生產方式。
“當人家在空間布局做文章時,我們已經在虛擬空間上做文章,這個深圳相對而言布局比較超前。”他指出,從政策制定來講,深圳市過去就有著超前意識。除了財政投入外,為了幫助中小企業走向互聯網,市政府投入了很多大型基礎設施,以減輕電子商務的成本。如云計算中心,廉價的網絡存儲資源,向眾多中小企業提供互聯網服務,使得它們的IT門檻大幅降低。
談及深圳“智慧城市”建設,他用“城市發展的最高境界”來形容:無論何時、何人、何地,無論有線無線,都能享受現代的科技服務——這就是未來城市的終極目標。
他介紹說,深圳通過實施光纖到戶戰略、布局4G等解決了“最后一公里”的問題,這意味著深圳人能夠率先體會到互聯網的應用模式。他認為,從智慧城市建設而言,既符合民生發展需求,也通過這種方式解決了產業發展試驗田問題。
改革舉措 3 }
信息化推進“微創新”
“信息化”浪潮來勢洶洶,深圳市今年提出,要利用信息化手段,為分布式、網絡化創新和全社會“微創新”構建一個更加開放式的創新平臺,在此方面,科技主管部門將如何布局?
陸健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信息化已經滲透到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現在所有政府部門都已經認識這一點,政府利用信息化手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用信息化手段改造傳統生產方式,具體而言是改造制造業,這是政府直接投資的。深圳建設了很多遠程控制系統,采購軟件給企業共享,通過這種方式降低企業IT應用成本。
另一方面,通過配備網絡系統,在高新科技園區配備WIFI共享平臺,使得園區內科技企業享用網絡資源的費用大幅降低。他介紹說,比如龍崗天安產業園區,園區內的每一個員工都可以通過小區內合作的軟件平臺,訂餐、訂車位、小區物流配送,都可以在信息化平臺上得以實現。通過這些方式,降低小微企業的IT 應用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