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實施“三化一平臺”重點攻堅,努力將前海打造成為最廉潔、最公正、最高效、最專業、形象最好、最與國際接軌的城市板塊。昨日下午,前海管理局舉行前海改革創新要點媒體見面會,發布《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2014年改革創新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
工作要點包含46條改革創新的措施,共分為五大項,包括構建開放安全高效的區域金融體系、推動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示范區、建設全國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和強力突破若干瓶頸問題。
金融改革措施占比達四成
“今年的改革創新措施有46條,其中在金融領域的改革措施多達18條,占比達4成。”在昨日的見面會上,前海管理局戰略發展處處長賀龍德介紹道,今年前海力求構建開放、安全、高效的區域金融體系,改革內容主要包含金融創新載體、跨境金融業務、自由貿易賬戶體系、貿易投資跨境收付便利化、國際貿易結算中心、跨境電商離岸人民幣貿易款回流、少量外資成分私募股權基金、互聯網金融、新型保險機構、金融協同監管十個方面的內容。
對此,前海管理局方面特別指出,拓寬跨境人民幣貸款資金來源和使用范圍、開立本外幣自由貿易賬戶、設立自由貿易賬戶分賬核算單元、開展國際貿易結算中心試點、拓展跨境證券投資的參與主體、開展金融產品跨境交易、少量外資成分私募股權基金視同內資管理、爭取“一行三會”共同駐點8項改革創新措施,需要征得國家有關部委的同意方可實施。
另外,中資跨國公司海外業務總部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集團內雙向人民幣資金池、跨境電商境外第三方支付機構轉付款合法回流渠道等10項改革創新措施,可以在深圳市層面上協調落實。
前海管理局還表示,提出這些改革創新措施的目的,是為了將前海打造成國際金融創新中心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后方基地,為前海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和金融產業集群化,提供承載平臺和制度保障。
推動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
“深港合作發展現代服務業是前海立區之本,而此次的改革創新重點,除了金融領域之外,也包括推動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據前海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秘書處處長王錦俠介紹,在今年的改革要點中這部分內容共有10條,主要包含深港聯合工作組、外商投資管理、跨境貿易、融資租賃與商業保理、跨境航運服務、深港青年創業、港籍員工社保、跨境基礎電信八個方面的內容。
其中,對外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內資商業保理試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口業務試點、在保稅港區紅線外設立保稅展示交易中心、深港移動通話服務同城化5項改革創新措施,需要征得國家有關部委的同意方可實施。
另外,融資租賃業發展政策、深港青年夢工場海關優惠政策等5項改革創新措施,可以在深圳市層面上協調落實。
他指出,這些改革創新措施的目的,是為了將前海打造成中國現代服務業改革開放的高地,為前海率先實現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提供承載平臺和制度保障。
法治環境盡快與香港接軌
工作要點中提出,前海要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示范區。對此,前海管理局方面表示,提出這些改革創新措施的目的,是為了使前海法治環境能夠盡快與香港接軌,從而吸引港資企業、跨國公司批量落戶。
記者了解到,構建社會主義法治示范區的改革舉措共有4條,主要包含法治建設和廉政建設兩個方面的內容。
在法治建設方面,以前海法庭為基礎,設立前海商事法院;圍繞創新和提升司法公信力,創新前海審判機制,建立具有深港合作特色、適應前?,F代服務業發展需要的商事審判制度;建立香港法律查明機制,為前海涉港商事合同糾紛訴訟或仲裁依法適用香港法律提供便利;為吸引國際專業人士,以理事、仲裁員、調解員和代理人等多種角色,參與前海國際商事仲裁,提高前海國際仲裁的公信力等。
此外,為吸引和留住人才,前海管理局擬籌集約5000套人才保障性住房,低價租售給入區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