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可獲得產業集群帶來的優勢,貼近大客戶配套生產,大幅提升企業成本競爭力。另一方面以全球化思維和戰略性眼光謀劃和推動發展,解決發展中的制約因素,讓企業飛得更高、走得更遠。這是深圳長城開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深科技)大步開拓“一帶一路”商機的戰略指導和實踐經驗。
作為國有控股上市企業,深科技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號召,在全球產業鏈核心地區進行產業布局,持續推進海外走出去戰略。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該公司副總裁陳朱江用幾個數字詮釋深科技深耕“一帶一路”市場的成效:首個基地6個月建成投產、第三年實現年利潤1億人民幣、三管齊下擴大發展。那么,在這些成績的后面,深科技有哪些商業謀略、怎樣布局、如何制勝?
每年收獲一個億利潤
據陳朱江介紹,近年,電子制造業向低成本地區轉移已成為未來發展趨勢,而這些地區正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主要承載地,因此深科技瞄準商機展開大手筆的穩健布局。
2013年深科技在馬來西亞柔佛洲新山工業園區設立馬來西亞開發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租用廠房方式建設,當前投產,主要業務包括計算機硬盤主板和醫療產品呼吸機兩大類,年產能約3700萬件。建廠的第二年盈利,第三年利潤達1個億人民幣,今年利潤也將是1個億。
2014年在泰國設立泰國開發科技有限公司,泰國公司位于泰國巴真府工業園區,租用廠房,主要經營磁頭軟電纜組件產品,現已投產供貨,年產能約3000萬件。
深科技自主研發生產的遠程控制電表及系統和防竊電電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深受國際市場的追捧,大部分產品出口到歐洲、東南亞、南亞、中亞、非洲等地。目前,智能電表已叩開了馬來西亞、菲律賓市場大門。
經過多年發展,深科技審時度勢、穩步前行,在“一帶一路”市場實現了突破式發展。嘗到甜頭后,深科技決定繼續擴大發展,去年已在馬來西亞購買土地,自建園區,將分散項目進行集聚,首期明年10月建成。今年11月將舉行開工典禮。陳朱江透露,深科技還計劃在印度投資設立生產基地。
員工本地化走捷徑
深科技為什么能成功拓展?陳朱江認為,這與深科技30多年發展中沉淀的技術實力、核心競爭力及管理模式等諸多優勢密切相關。
陳朱江談到,馬來西亞生產基地從設立到投產只用了6個月,這很大程度得益于深科技多年來堅持的國際化團隊理念。深科技成立之初就需要面對眾多世界知名客戶,為此,員工招聘面向五湖四海,并一直保持較高的外籍員工比例。外籍員工不僅可以快速解決各國客戶的問題,而且深科技善于融合外籍管理人員的文化理念和先進管理,使深科技無論是管理體系,還是公司治理、研發、生產等都與世界前沿保持同步。
很多外籍員工在深圳基地有十多年的工作經歷,對深科技的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非常了解并融會貫通。走出去時,他們就會原汁原味地將深科技的理念和精神復制出去。在馬來西亞建立生產基地時,這些優勢都發揮了很大作用。這些派回當地的員工在報建報規、消防許可等與政府溝通環節,效率很高。而且生產基地從廠房外觀、裝修、標識及企業文化等,從里到外,都與深科技總部保持高度的一致性。除建設期間,需要總部在設備、技術、廠務、生產工程師等方面給予支持和統籌外,正常運營全部實現本地化管理,深圳總部無需派員駐扎,馬來西亞員工一切搞掂。
此外,尊重當地習俗也是成功管理的一部分。馬來西亞當地人有禱告習慣,對他們來說,食堂可以簡單,但是禱告室一定要漂亮干凈。因為熟悉馬來西亞的風土人情,所以在工廠建設中,深科技專門建了一個精致的閣樓做禱告室。而且還根據禱告時間,對工作時間進行調整。這一點令當地員工很受鼓舞。
陳朱江說,善于提前做功課是深科技的經營謀略。手機制造已占據印度的半壁江山,深科技很看好印度市場的未來潛力,即將展開布局。為此,深科技目前著手招聘印度籍員工在深圳總部上班,進行文化融合。而菲律賓籍的管理人員在蘇州和深圳基地原有10多人,現三分之二都已派回菲律賓發展。
三管齊下貼近客戶
全球化的深入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企業大步走出去,然而每個企業的開拓方式和路徑不同,成效也將不同。陳朱江告訴記者,開拓、轉移、并購,是深科技開拓“一帶一路”富有成效的路徑,目的是貼近客戶,整合優勢,降低成本。
據陳朱江介紹,深科技布局一帶一路,并不是簡單地將深圳產業轉移出去,而是根據客戶需求、產業趨勢,以及綜合成本考量,利用不同的模式進行開拓實踐。
開拓新業務方面,全球最大硬盤、磁盤和讀寫磁頭制造商希捷近年將制造中心轉移至東南亞,其研發中心設在新加坡,組裝在泰國。深科技為了獲得更多的新業務,配合希捷的需求,果斷在馬來西亞建廠。這樣,既可以實現大規模制造,生產的硬盤主板快速發往泰國,又可以滿足希捷研發中心新產品導入、試制、小批量生產等一條龍的需求。在與跨國公司競爭訂單過程中,如果在當地有制造基地,競標中是很重要的加分項。
轉移產品產能方面,深科技開拓一帶一路商機初期,由于客戶有限,業務量不飽和,需要上規模才能降成本。因此,將深科技深圳基地的呼吸機等醫療產品轉移到東南亞生產。轉移有兩個好處,一是更接近客戶,降低運輸成本。二是東南亞一線工人的勞動力成本比廣東便宜,菲律賓是深圳的二分之一,馬來西亞是深圳三分之二。
收購方面,深科技利用自身資本實力,將馬來西亞一家公司的路由器業務連人帶訂單及設備全部購買過來,利用深科技在精細化管理方面的優勢,對流程、工藝進行改造。深科技相信管理出效益,收購前分析評估顯示,兩年可以收回成本。果然,收購以后,成效不斷顯現。
輸出先進的智能制造系統,是深科技開拓“一帶一路”制勝的重要法寶。先進制造是深科技業界公認的強項。深科技不斷向馬來西亞工廠輸出先進智能制造系統及經驗,利用自動化設備,大幅提升效益。馬來西亞基地還將增加工業機器人的數量。
談到未來發展,陳朱江表示,非常看好“一帶一路”的發展機遇,現在可謂是各種商機接踵而來。深科技在菲律賓設立的生產基地,今年將投產,主要為愛普森生產投影儀,以及為全球第一品牌電吹風、風機制造商做加工制造。這些產品在當地市場非常受歡迎。馬來西亞也將增加電風扇業務,主要生產智能制冷風扇。
充分調研入鄉隨俗
開拓“一帶一路”市場,需要企業做好哪些方面的功課呢?根據深科技的成功實踐,陳朱江談到,充分調研、加強前期考察非常重要。“走出去”需做好充足的準備,畢竟與中國國情不同,語言差異、文化差別、法律體系不同。要做好可行性研究,避免盲目,從環境安全、地理位置、投資保障、發展機遇等多方面綜合分析比較,詳細考察,選擇適合自己產業發展的投資地點。
要做負責任的企業,積極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嚴格遵從東道國法律規章,規范操作,同時主動融入當地文化,做到“入鄉隨俗”,與當地政府、當地人民實現共贏發展。“一帶一路”就是一條共贏之路,唯有共贏,才能確保企業走得更久,走得更好。
內部建設上,企業要根據不同職能組建多個專業化團隊,在項目實施前期,全面派遣支持各項業務運營,在廠房建設、IT系統、管理體系、品牌建設等方面實現統一標準,快速復制,然后在運營過程中不斷進行調整和優化。企業的管理團隊從外派為主,要逐步過渡到本地化。
- 上一篇:東江環保董事長劉韌:借“混改”東
- 下一篇:“自主創新領軍人物”黃鴻杰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