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公共服務 > 深港論壇 > 2007

    于獻忠:實施卓越績效,應對國際競爭
    • 發布日期:2007-09-18
    • 來源:新華網廣東頻道
    • 文字 〖

    國家質監局質管司原司長于獻忠今天在"2007深港高層質量論壇上說,新世紀的主題是質量;市場經濟表現特征是質量;品牌競爭的關鍵是卓越。

    新世紀的主題是質量

    于獻忠指出,我們現正處于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它導致了以質量為核心競爭力的加劇,大家知道,在一個改革開放的形勢下,在全球經濟融為一體的形勢下,市場是沒有偏見的,市場現在具有廣闊空間的特點--因為我們坐在家門口,可以面對國際大區塊的競爭,這打破了區域封鎖、地區界限,只要實施卓越績效,敢于應對國際競爭,就有可能追求到經濟利益的最大化。每一個企業家,每一個品牌的持有者都想借用這個機會,在有限的資源中盡量占有對自己有利的資源。資源不是無限的,并不是取之不竭的,但企業對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同時市場是廣闊的,但是市場本身也不是無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有限的市場空間去追求更大的效益和利潤空間,這就促使我們必須以質量為核心,沒有以質量為核心的競爭,在市場上絕不能取得勝利。新世紀作為一個質量的世紀,也就是說已不是過去的閉關鎖國、自我欣賞的時代,而是新世紀市場無限廣闊的時代,這時候,人人都在考慮如何把握這樣的機遇,以質量為核心提升我們的品牌。

    于獻忠說,在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對質量的不懈追求,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我們回顧往年,當經濟不發達的時候,還處于計劃經濟的時候,我們有個人的需求,但是隨著市場經濟基本框架的確立,我們在世界范圍內看到,滿眼都是琳瑯目的商品,隨著人們腰包的豐富,人們不再滿足于一般意義上解決物質的問題,必然引導我們去在琳瑯滿目的商品中挑選我最喜歡的東西。這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所以,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可以感到人們對于品牌、對質量的不懈追求,這個追求也是人類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務重要的源泉。

    于獻忠強調,當今世界,廣義的質量概念已不僅是指從主觀質量、客觀質量,它的內涵和外延都已無限地擴充。這一概念已是對質量問題的認識有了一個質的變化。過去講質量,僅僅是傳統上的優良性,而現在更多地關注其構成的復雜性,現在,質量是一個廣義質量的概念。

    于獻忠說,國際標準化組織對質量作過最基本的定義,質量是什么?質量是一組富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要素。換句話說,不管是產品還是服務,如果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就為取得市場打下了基礎。所以,質量本身已經不簡單是過去的傳統的概念,可以說,廣義質量是質量內涵的大大豐富,外延的無限擴大。從內涵來講,質量本身已經有客觀質量、主觀質量、潛在質量所構成。什么是客觀質量?客觀質量對現存標準的符合型,符合性并沒有過時,因為要求在不斷地更新和發展,追求卓越,靠近國際先進標準,它的符合性也是客觀存在和需要的。

    于獻忠指出,質量本身內涵來自主觀質量。什么是主觀質量?主觀質量是存在人們腦子里,脫不走買不去的主觀認識,就像我們交朋友,講究的是誠信,也許起初是愿意跟你交朋友的,但是他吃過一兩次虧后,會覺得少一個朋友也罷。所以主觀質量是物品客觀上存在的問題在人們主觀腦海中的反映。內涵還包括潛在質量,從長遠發展看潛在的發展,這就是它的內涵。

    于獻忠說到質量概念的外延時指出,現在的質量已經不僅僅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剛剛引進全面質量管理時所說的質量。現在講的質量已經不光是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工作質量、培訓質量,還包括經濟運行質量。所有這一切都讓人們感到,市場中出現最多的質量概念本身已經大大擴充了。這就說明在當今世界,質量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如何去滿足質量不斷的需求?這個問題正在讓人們去深思,大家共同認識到,這個社會已經讓我們感到質量無處不在。

    市場經濟表現特征是質量

    于獻忠說,市場經濟表現特征是質量。他認為支持這一個論點的也有三條:

    于獻忠認為市場經濟的本質是過剩經濟。他說,大家可能奇怪,為什么市場經濟是過剩經濟?這是因為,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資源的優化配置,人們對市場的客觀需求以及企業家的不懈努力都將會使大家在有限的市場空間里來去發展、促進自己企業盡量被市場所認可。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大滿足了市場需求,而且還會有余。自上世紀90年代確立了市場經濟基本框架后一直到現在,從各個行業統計數據來看,幾乎不存在短缺的問題,大部分都是過剩。這是市場經濟的本質所決定的,它不受社會制度的約束,不管是資本主義制度還是社會主義制度,也不受發達程度的約束,不管是發達的美國、日本,或者是發展中的中國以及其他的國家,都存在著一種過剩的問題。這個本質讓我們了解到,在過剩經濟情況下,如何才能夠使我們在競爭中居于不敗之地?品牌的強化體現的就是綜合實力這個明顯的決勝點。

    于獻忠說,我們看到世界500強,美國是世界最強的國家,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發達的國家,然后德國、法國、英國各有30到40個,這五個國家加起來占了世界500強的70%,而這些國家正是因為有品牌的培養,這些品牌代表民族企業在世界上的競爭力,甚至我們當今世界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資源的分配也無不受到品牌的影響。

    于獻忠指出,我們國家的品牌建設也經過了多年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我們已經遠遠地超過了對手。在2004年,中國進入世界500強的如果算上香港和臺灣,我們就有18家,日本有15家,到了現在,內地增加到19家,加上香港和臺灣,一共是22家,而這22家與過去相比,我們的競爭力大大增強。 大品牌已經走出了區域的界限,標志著我們民族的工業、我們民族的競爭力在增加。所以,擁有眾多品牌的國家,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代表。一個地區也是如此,像深圳本身是一個品牌,深圳城市是品牌,我們的TCL、康佳、華為、長城電腦都是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而第一個取得中國世界名牌的華為是有份的!這就說明我們的競爭力也隨著深圳大品牌的提升不斷增強。

    品牌競爭的關鍵是卓越

    于獻忠在談到如何促進我們的競爭力時說,我們一定要注意,事實卓越績效,來很好地去應對國際競爭。也就是說,我們做的品牌的競爭優勢是在于卓越。

    于獻忠說,我們聽到一個很好的消息,包括天虹、深航都在今年獲得了深圳市市長質量獎,這是非常值得慶賀的事情。我剛才和卓市長已經說了,我們要嚴格控制數量,絕對保證質量!已經歷經了半個多世紀,從1951年到現在,每年都不過是三五個,頂多六七個,后來一年最多評到了12個,堅持半個多世紀,絕不去迎合一切社會輿論。大家都知道美國,是質量管理理論的發源地,也是管理實踐的重要基地,當上個世紀,美國已經成為世界幾強的時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質量管理,但是又出于對扶持日本經濟的需要,專門制訂了計劃。美國善于反思,在上世紀80年代,通過日本來反觀自己,感到自己落后了,所以政府出面來去推進專門的機構,來進行質量獎的評獎。而同時,政府部門專門出臺了法律,設置了國家質量獎,這是當今世界上著名的質量獎,其他國家也是按照這幾條來的。

    于獻忠說,我們國家在2004年發布了我國的質量卓越獎的標準和標準實施指南,同時以這個標準主編了一本書,對其進行了解釋。我當主編,我連標點符號都校對。因為我們在新世紀面對國際競爭,我們如何提醒和引導企業實施卓越,已經到了一個關鍵點。所以,我們剛才說到了國際大品牌,他們正是因為實施卓越的績效管理才走向了不敗之地,包括美國的摩托羅拉、通用電氣。大家知道,現在我們推進六個西格瑪的管理模式,正是因為這樣,他們的企業發展確實具有生命力。

    于獻忠指出,說到豐田我們更為熟悉,豐田正是在不斷追求卓越中取得了競爭優勢,他在汽車產業中突破了德國國家的界限,走向了世界,05年成為世界第一的汽車行業,把統治了世界汽車產業75年之久的美國通用汽車甩到了后面,甚至可能或者將成為世界第一。豐田為什么能夠這樣?他是在不斷追求卓越中發展的,豐田總裁不斷告誡豐田人,我們的效益是存在工序的,我們所熟悉的零庫存,我們所熟悉的績效要求不斷改進,他在不斷降低成本,他提出來要像生產飛機一樣生產汽車大部件,從而使他的裝備成本下降50%,所以,他在競爭中哪能不勝利啊!從前年的統計,我所得到的數據,通用每一部汽車非成本支出是2550美金,而大家知道嗎?豐田只是250美金,這就是長期追求卓越所實現的重要目標。

    于獻忠強調,實施卓越績效應該是我們新世紀質量管理的當然目標。我們了解到,現在是一個國際競爭激烈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誰稍微不注意,就會被甩在歷史進程的后頭。我國的經濟增長已經到了十分關鍵的時候,因為我們人均的GDP已經翻番了, 2000年,整個GDP首次突破一萬億美金,894萬億人民幣,每年都在增長,9.6萬億,15.98萬億,18.23萬億,一直到去年,GDP說是20.94億,當然后來調整認為是21.09萬億,這就是說,去年GDP已經超過了2600億。這說明什么?說明我們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重視提升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率的時候。因為我們知道,確確實實資源不是取之不竭的。特別是中國,像現在北京也塞車,深圳也塞車,但是我們能否下一道命令不讓買車?市場絕不能這么干,因為不符合市場規律。如果一個國家人均GDP超過1000美金,小汽車進入家庭,如果超過3000美金,小汽車大量進入家庭,而北京的人均GDP超過6000美金。在這個時候,我們的經濟主管者、我們的父母官就在考慮如何去節省資源,求得最大的效益。中國煤炭儲量很豐富,可是按照人均只是世界人均水平的58.6%,石油和天然氣存量是世界人均水平的7.4%和7.1%,如果按照這樣的比例,我們大量開采煤炭、石油、天然氣,只能夠分別開采80年、15年和30年。所以不得不想,如何以質量為核心提升競爭力,然后提升整體經濟能力,提升我們的綜合國力,我們的資源浪費不起。

    于獻忠指出,正是因為支持卓越績效在最新觀念上體現這種需求,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卓越績效評價準則是借鑒了美國、歐洲和日本,同時結合了我國的具體情況,它體現了如下四個重要體理念:第一是以顧客為中心,也就是說我們的企業、服務一定要通過讓顧客滿意來獲得顧客的忠誠,從而使讓顧客圍繞在我們周圍,反過來提升我們的品牌知名度;第二,卓越績效反映的是我們整體向無極量挑戰。剛才我說到通用、摩托羅拉等大企業,他們都提出了六西格瑪,提出了無極量挑戰,一百萬個產品只有三四個不合格是不可能的,而他們降低損失,保證產品的可靠性。這就是卓越績效所體現的理念;第三是質量水平的提高、管理水平的結合都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將來我們質量更加有賴于科技本身的提升,而且要做到科技和管理兩方面的結合才能去做到;第四點、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不斷地強化企業家對于不光是產品的科技含量,而且要注意到提升產品經濟效益,還要注意社會責任。所以,環保的問題也將會形成市場競爭的重要環節。

    于獻忠說,有些人可能會說,我們的企業已經通過了ISO9000認證,過去我在企業當副總裁的時候,我們是第一家測試的,我們都知道,ISO9000是一個評價質量不一定是體系符合卓越要求的復合型平臺,就像我們的產品,你可以生產了,但是你能否取得中國名牌、世界名牌又是另一回事了。如果我們說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進了全面質量管理,后面的15年是我們真正進行體系認證的時候。在新世紀,如果說我們體系認證很少,我們還可以把體系認證作為驕傲的資本。但是,過去的二十幾年,當我們進入新世紀的時候,我們還這樣認為,那么目光就太短淺了,因為這是一個走向卓越的年代,沒有卓越,你的競爭仍然是可憐的。在新世紀,我們對于卓越績效管理是一個當然的目標。

    于獻忠認為我們必須要以提升品牌價值來贏得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而要做到這點首先在戰略的策劃上,要有一直取勝的觀念;在實施途徑上要實施卓越的要求;在競爭理念上要一切圍繞顧客至上

    于獻忠說,創新不光是科技創新,還要體現機制創新,提升活力。管理創新提升管理效率,科技創新是提升競爭力。所以,我們已經到了在規定和策劃我們區域發展和企業發展的時候,這個戰略問題我們要注意,我們就是要立志取勝,堅定不移,而且確確實實要這么走,要通過卓越績效本身的評價和把握來一步一步去實施。在理念上,我們已經到了以顧客為中心的時期,顧客是上帝這句話已經不再是我們的口頭語,而成為我們身體力行的重要實踐。

    于獻忠指出,在國家績效評價準則里,專門在資源里面把人作為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在現在卓越管理的概念中,人是最為寶貴的,我們要創造出一種能夠不斷地人才輩出、和諧友好的氣氛。而且,能夠鼓勵我們進行創新,我們要形成一個眾志成城,激發隱藏的全體員工腦子里的創造力。這樣才能夠真正使我們的企業富有活力。在本世紀頭二十年到2020年,中國要進入世界科技創新型國家的行列,如果我們再不實施科技創新,我們將會被科技發展本身所淘汰。我們不要小看科技創新,沒有科技就沒有生命力,很快就會死亡。

    于獻忠強調,我們務必要把戰略的規劃做好,要真正通過創新去實施,包括美國的空軍,美國在上世紀末提出來,他研制新的戰斗機,能夠在21世紀前五十年不落后,這樣一個戰略目標通過認真實施已經實現了,他推動F22戰斗機,同時可以擊中空中30個目標,地面16個目標。反射面積只是0.1平方米,而一般的飛機是21平方米,換句話說,他從你的眼前忽一聲就過去了,你看不到它。 我們現在面臨新的世紀,當我們在上世紀100年,人類所創造的GDP提升了12倍,20世紀一百年,我們創造的物質財富比歷史的總和還要多,21世紀我們將會創造更多的財富,但是這個財富是應該有效益的提升,只要我們做到這一步,我們就將會在人人提升高質量,人人享受高質量。人們對高質量的不懈努力也是人類生存繁衍的基礎,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提。我們在這個前提下通過不斷地實施卓越績效,不斷地達到勝利的彼岸。

部分會員網站

久久99精品九九九久久婷婷,精品国偷自产在线电影,欧美人成人亚洲专区中文字幕,欧美一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另类欧美日本一区 | 中文字幕熟女乱码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专区 | 中日高清字幕一区二区版在线观看 | 日本久久久久久免费网络 |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