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下午,深圳成功舉辦了"2007年深港高層質量論壇"。深圳市政府副市長卓欽銳指出,深圳將會更好地把握經濟運行新趨勢,以管理升級促進質量效益型發展,用卓越績效為國際化城市塑形。
卓欽銳認為,中國現代化、城市化、工業化、國際化的進程不斷加速,隨著經濟的全面轉型和國際融合的加深,經濟運行日益顯現出一個趨勢,那就是首重質量效益,一個新的"質量時代"呼之欲出。其根本特征就是質量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在質量因素的驅動下,人民群眾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經濟得到又好又快地發展。
卓欽銳指出,國際經驗表明,當一個經濟體的整體經濟水平向中上等級攀升時,就是質量工作的加速發展期。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之后,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都將發生重大的變化,高端產業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
卓欽銳認為,這對深圳尤具意義。依托改革開放先行一步的優勢,深圳經濟實現持續高增長,綜合經濟實力穩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四位。在經濟總量上,深圳2006年GDP達到5813億元;外貿出口1361億美元,連續十四年居全國首位;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達6294億元,名列全國首位;同時,效益深圳綜合指數穩步提高,每平方公里土地產出GDP達2.91億元,人均GDP達到8815元。今年上半年,經濟繼續平穩增長,GDP增速達13.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14.6%,外貿出口增長25.7%。在產業機構上,深圳已形成了高新技術產業、現代物流業、現代金融業和文化產業四大支柱產業,初步構建起一個低耗高產的現代產業體系。產品質量上,深圳的產品質量合格率穩定高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擁有中國世界名牌產品3個,居國內第一;中國名牌產品76個,在全國大中城市排名第二,已成為公認的中國"品牌之都"。可以說,深圳質量效益型經濟正在成型,具備了向更高端發展的基礎和能力。
卓欽銳指出,深圳的后續發展也面臨著許多矛盾和問題,如土地、資源、人口和環境的約束、外貿依存度較高等,這些甚至比其他城市更為突出。因此深圳經濟不僅要在量上持續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在質上突飛猛進,而這必然取決于作為經濟細胞的企業的經營績效水平。
卓欽銳說,從"深圳加工"到"深圳制造"直至"深圳創造",產業轉型需要管理轉型給予支撐。規范化的管理,是任何從成長期到成熟期的企業所必須具備的。已進入集約化發展時期的深圳企業,必須跳出價格和規模優勢的窠臼,要依靠現代化、國際化管理,實現持續穩健成長。
卓欽銳認為,引進國際先進的質量管理,將有助于企業用國際化眼光和思維運營企業,增強國內外兩個市場的拓展能力,實現在國際分工中價值鏈條上的攀升;這也是提高深圳經濟國際競爭力和發展后勁的重要條件。
卓欽銳指出,在全球競爭和發展格局中,城市的國際化程度、國際競爭力高低,歸根結底要看能否造就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群體。但企業的國際化,必然要有先進的國際化管理模式作支撐。卓越績效管理模式,由世界級企業的經驗提煉而來,是目前全球最有影響力的質量經營模式,為美國波獎、香港品質大獎和深圳市市長質量獎等眾多國家和地區的質量獎項所借鑒,這就說明這套標準是世界級的,為世界所公認。
卓欽銳說,獲得首屆市長質量獎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曾評論說:"公司在實施卓越績效標準以來,從集成產品開發、集成供應鏈、品質控制、人力資源、財務、客戶滿意度等方面進行了系統變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目前,華為的產品已進入全球70多個國家,其中包括14個歐美發達國家,為270多個電信運營商提供服務。"他表示,在長期與國外通訊巨頭的競爭與合作中,華為不斷認識到先進的管理體系對企業邁向國際化的重要作用,市長質量獎的評審,與英國電信等世界知名電信運營商對華為的認證,有許多不謀而合之處。市長質量獎具有鮮明的國際化、市場化特點。這說明,實施卓越績效管理,能夠幫助我們企業了解全球化運營的規則,拉近與世界級企業的距離,而這是正在"走出去"的深圳企業所急需的。
卓欽銳總結了深圳走質量管理之路已取得的成績,他說,幾年來,深圳以市長質量獎為載體,大力推廣卓越績效模式,取得了積極成效。至今主辦部門已累計舉辦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專題培訓51期、高端研討活動11場,培訓企業管理人員3810余人次,贈發各類宣傳材料、光碟26700余份;并主動加強與美國質量協會、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等國內外質量專業機構的交流合作,建立起全方位、多元化宣貫推廣機制。隨著市長質量獎評定和推廣體系的不斷完善,卓越績效管理已輻射到制造、服務業等商業組織和醫療、教育等公共事業機構。目前,深圳有五個區相應設立了"區長質量獎",市區質量獎形成企業梯隊培育體系。四屆評定中有75家次和270家次企業分別參評市、區質量獎,8家企業獲得市長質量獎。獲獎企業在多項績效指標上取得高增長,如利稅年平均增長率達到39%-190%,優秀企業的成功經驗經過推廣,帶動了卓越績效管理在更多組織中的實踐和創新。
卓欽銳透露,今后,深圳將進一步強化政府主導作用,緊密圍繞建設現代化國際性城市的戰略目標,從政策、資源、環境各方面營造有利條件,不斷健全企業管理創新的保障機制,引導企業高度重視和挖掘管理的巨大潛能,通過管理升級,走出起點新、標準嚴、質量高、效益好的發展新路子,并為順利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做好準備。這其中要抓好幾個環節:一要進一步完善市長質量獎政策引導措施;二要將卓越績效管理的應用推廣納入自主創新綜合服務體系中抓出實效;三是要加快深圳質量管理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四是廣泛開展質量管理的國內國際交流與合作。要通過一系列有效的舉措,加速培育一批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造就一支富于創新和卓越精神的企業家和管理專家隊伍,激發全社會的爭先創優意識,讓追求卓越的力量成為驅動深圳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動力,努力把深圳建設成為一個繁榮、文明、進步的區域化國際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