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記者從南開大學獲悉,全球首例介入式腦機接口傳感器血管內取出試驗在該校獲得成功。南開大學醫學院副院長、人工智能學院段峰教授團隊牽頭多個單位,首次將介入式腦機接口傳感器及無線傳輸模塊安全取出,標志著介入式腦機接口技術的安全性有了重要提升,為該技術的臨床應用提供了堅實保障。
據介紹,近年來,段峰教授團隊深耕介入式腦機接口研究領域,已獲得多項重要進展。2022年6月25日,團隊牽頭完成了國內首款介入式腦機接口動物羊試驗,突破了介入式腦電電極、血管內腦電采集等核心技術,完成了支架、導管等神經介入器械產品研制,解決了傳統侵入式腦機接口對腦區造成不可逆損傷的弊端。2023年5月4日,團隊牽頭完成了全球首例非人靈長類動物介入式腦機接口試驗,實現了介入式腦電信號從被動采集到主動控制的技術飛躍,突破了血管內腦電信號采集、介入式腦電信號識別等核心技術。
據介紹,本次試驗是在前期兩項試驗基礎上取得的進一步成果。內容包括涉及將無線傳輸設備植入實驗動物皮下,并將采集到的介入式腦電信號通過無線傳輸設備傳出,實現了穩定、高效的信號傳輸;通過介入手術將先前導入羊顱內血管壁上的介入式腦機接口傳感器安全取出,整個過程在DSA造影引導下進行,確保了手術過程的安全性。
在試驗過程中,實驗動物未出現排異反應,且在介入式腦機接口傳感器被取出后仍然健康。此次試驗的成功,不但驗證了無線傳輸設備與介入式腦機接口系統的安全性和生物兼容性,而且驗證了介入式腦機接口傳感器,可以在不損傷腦組織和血管的情況下被安全取出,為未來介入式腦機接口技術的臨床應用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段峰教授表示,此次試驗展示了介入式腦機接口在安全性和應用上的巨大潛力。
- 上一篇: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炎或迎來“終結
- 下一篇:器官芯片走向研發測試“舞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