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知名品牌評價委員會秘書處召開第十一屆“深圳知名品牌”評價工作說明會。本屆評價活動自今年5月啟動以來,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企業申報踴躍。經初審,符合深圳知名品牌申報要求的入圍企業有151家。其中申報“深圳知名品牌”的參評企業有133家,申報“最具潛力的深圳品牌”參評企業有18家。
品牌建設是增強經濟競爭力的核心內容
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深圳知名品牌評價委員會執行主任王肇文認為:品牌建設是增強經濟競爭力的核心內容。深圳企業非常重視品牌建設,技術、質量、創新是品牌建設的核心要素。深圳知名品牌評價不設評價范圍,將品牌建設從制造業延伸到農業、建筑業、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充分體現了與國際接軌。同時做品牌、創名牌要發動全社會的力量,齊心協力共同推動品牌建設。而企業要抓住品牌建設的核心內容就是企業管理改進提升,企業只有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追尋世界科技前沿之路,才能保證質量,健康成長,創出世界知名品牌。
本屆參評企業行業覆蓋面廣。申報企業涉及電子、安防、新能源、新材料、食品、照明、軟件、裝飾、物流、電子信息技術等50多個行業;活動影響面進一步擴大,申報企業數量較之往屆又有新的提升。咨詢企業數量和申報企業數量均達到近三年的歷史高位,說明深圳知名品牌評價活動在廣大企業中的影響面不斷擴大;評價活動的價值得到企業認同。往屆落選企業本屆再次申報的有21家,占到申報企業總數的13.8%。
創世界之新,建科學品牌評價機制
在評選流程和規則方面,“深圳知名品牌”評價活動已經形成了領先全國的鮮明的特點:一是不設評價范圍,根據深圳城市特點和產業結構,把品牌建設延伸到金融、物流、旅游、裝飾、物業管理等高端和新興服務業,產生了華為、中興、招商銀行、中國平安等在國際社會具較大影響力的“深圳知名品牌”。二是開門評價,不是少數人關起門來憑書面材料和個人判斷打分,而是堅持市場化評價,由消費者直接投票參與評選,參與投票范圍已由深圳擴大至兄弟省市。三是實地評價,組織專家深入現場,了解產品和服務質量控制的每一個環節,與企業領導面對面地交流,既可根據實際作出較為準確的評價,又可輔導企業改進提升。
據介紹,為避免個別企業弄虛作假,評價委專門組織具有質量評審員資格的85名專家到企業實地考評,同時借鑒國際通行的品牌價值指標體系,由專家對參評企業的品牌價值進行評估。
“深圳知名品牌”評價活動,是遵照深府[2003]64號文件精神,由深圳工業總會具體組織,25個政府部門、69個行業協會、3個研究機構、12個專業機構和兩大傳媒集團共同參與的推動企業做品牌、創名牌的公益性活動。
前十屆共評選產生514個“深圳知名品牌”,這僅占全市企業總數約千分之一的企業,銷售額合計占全市銷售總額的36.87%、納稅額占31.61%、出口額占26.4%,其中,華為、中興、中集等17家企業位列國際細分市場前三名,“邁瑞”等80家企業在國內細分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成為創造深圳質量的主力軍。深圳知名品牌評價活動的實踐成果,已經上升為品牌建設的原則和要求寫入國家十年《質量發展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