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春招歷年都是招聘求職高峰。而自去年末開始,部分企業“瘦身裁員”消息不絕于耳,令今年春招更是備受關注。智聯招聘近日對2019年春節后2周的數據進行了分析,發布《智聯招聘2019春節人才流動報告》。《報告》顯示,今年春招期間就業景氣度低于去年,但平均薪酬有所上升。其中深圳地區平均薪酬為9443元,居全國第三,同比增長7%。而互聯網行業盡管經歷了2018年招聘需求全線下降,但仍然穩居吸納就業寶座的“頭號玩家”。
就職競爭更為激烈
《報告》顯示,2019年春招期間,整體的招聘需求人數降低了4%,而找工作的人同比增加了4%,簡歷投遞次數同比增加18%,在需求人數減少情況下,這意味著就職競爭更為激烈。
從行業來看,春季需求量最大的行業中,互聯網/電子商務、房地產/建筑/建材/工程、教育/培訓/院校行業成為三甲,與2018年保持一致。而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也進入了需求前十的行業。這或與國家去年開始大力支持中國發展自己的芯片有關,政策的傾斜會讓行業市場更加廣闊,因此企業的用人需求也隨之大增。人才供給量排名前三的行業是房地產/建筑/建材/工程、互聯網/電子商務、計算機軟件行業,其中房地產/建筑/建材/工程行業的求職人數遠大于企業需求。
總體來看就業形勢最好的行業是中介服務業,其次是保險及外包服務。但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春招期間,即使就業形勢較好的前十大行業中,除信托/擔保/拍賣/典當和醫藥/生物/工程外,其他行業的求職競爭激烈程度也都要甚于去年。
平均薪酬京滬深排名前三
與2018年春招相比,今年春招的平均薪酬有所上升,達到了8165元。平均薪酬最高的城市是北京,為10910元,相較于2018年10309元上升5.8%。上海緊隨其后,為10231元,相較于2018年的9460元,增幅達8.1%。深圳居于第三位,為9443元,較上一年增長7%。薪酬最低的前三分別是哈爾濱、沈陽和長春,東北地區的薪酬福利水平堪憂。
大學生“慢就業”心態凸顯
此外,《報告》顯示,春招期間大學生就業景氣度有所提升。在需求端,2019年春節期間,針對大學生發布職位的企業數、在線職位數和需求人數都呈同比增長的趨勢,春招期間的發布職位的企業數和需求人數也呈同比增長的態勢。而在求職端,2019年的大學生顯得較為“冷靜”。無論是在春節期間還是春招期間,今年大學生投簡歷的人數和次數都呈同比下降的趨勢。
分析認為,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生畢業后的人生方向選擇越來越多樣化,出國、繼續讀書、創業、慢就業等各種形式逐漸被大家所接受,大學畢業就開始就業不再成為唯一且必須的選項,再加上2018年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很多大學生會選擇考研或者慢就業來減緩就業壓力,提升競爭力。
- 上一篇:深圳“四個千億”支持民企發債專
- 下一篇:個稅法修改實施頭3個月減稅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