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副理事長鄭硯農發表專題演講
當前,企業做品牌遇到了以下新常態:一是品牌(聲譽、口碑)的作用在市場競爭中更加重要;二是創新、創意將作為經濟增長新的驅動力;三是社會化媒體變革信息傳播方式;四是新的利益相關方的溝通管理作用凸顯;五是風險與機遇并存。
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是16.39萬億元,GDP是63.6萬億元;2015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0.8萬億元,GDP是67.67萬億元,接近1/3。2015年,沃爾瑪收購1號店、阿里蘇寧戰略合作、京東和騰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從傳統銷售到網絡營銷,實際上是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的思維轉變,這是新的品牌觀,是以消費和用戶為中心的品牌觀。在這樣的營銷中我們發現:企業要做口碑,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口碑過去依靠傳統媒體,現在依靠大數據。企業如果有了這樣的思維,口碑就會非常權威。電商平臺有五個中心:交易中心、結算中心、支付中流、物流中心,服務中心。從電商角度做品牌,核心是服務中心,提出“非品牌不電商”。現在做電商,僅僅在網上賣東西,一定做不大,最終要在網絡上做平臺。
第三方公司或組織的品牌價值在哪里?一是成為企業的監視器,幫助企業探測未來行業發展、經濟形勢等;二是成為企業的探測器,幫助企業探測可能遇到的風險和危機;三是成為傳播者,把企業品牌文化、科研成果等有效地傳播出去。最后一個更重要,要成為企業的良知,幫助企業成為良心企業。做成功企業并不難,但要做一個偉大的企業非常難。偉大企業一定要有社會良知,社會良知一定大于社會底線。
新常態下的創新帶來明顯效果。一是創新使互聯網技術和相關技術推動了傳統企業的升級換代,創新把互聯網思維融入到各行各業,產生了很多新的商業模式和經濟模式;二是互聯網帶來的信息的高度對稱即互聯網思維、互聯網+,為我們帶來共享經濟的核心;三是促進了互聯網經濟發展。說到電商,到底是“電”重要還是“商”重要,到底是技術重要還是商業模式重要。我們將會用一個創新的思維去帶動經濟模式和商業模式的創新。
- 上一篇:Hezki Arieli:創新與品牌
- 下一篇: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產品線副總裁